噶千仁波切開示「彌陀咒鬘觀想」與「念修四支」
Garchen Rinpoche's talk on the visualization of Amitabha mantra (English translation provided below)
【Q1】請問儀軌上有說觀音的咒鬘是向右繞,那阿彌陀佛的咒鬘是向左還是要向右繞呢?
【A1】右繞(咒鬘的字是逆時鐘排列,順時鐘旋轉)。
【Q2】在放光供養佛菩薩和照耀六道眾生時,咒輪是如何的轉動,及光是如何的照射出去呢?
【A2】主要是要具備愛心。這個「心」,就被稱作「光明」。內心生起對六道眾生的悲心,即是放光。真正的光芒就是慈悲。所以需要保持慈悲的光芒。要想著:這種光芒就像日光般遍照,六道眾生則如同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樣。愛像是太陽,我執則像是雪、像是冰塊,以愛心的太陽散發出的熱度,融化了所有的冰,讓冰塊都變成了水,所以繁花盛開,綠草如茵。因此,光芒的真義是「愛」,它的外相是光芒,內在意義則是愛。
藉由放光,眾生都得以成佛,既然皆已成佛,所以眾生皆得解悟空性,證悟同一自性--法身。屆時,眾生皆為法身;現在,眾生都是化身。現在這個化身也劃分出了輪迴與涅槃的區別。至於報身,是指:若具慈悲,皆成就法身,就像海冰融化之後,全都變成海水一樣。
【念修四支】
進行咒語的「念修」時,只要觀想咒鬘即可。真正說來,只觀想咒鬘,即是修習智慧尊。在「近修」時,應該要懂得觀想咒鬘轉繞。懂得轉繞咒鬘的觀想,就是懂得修習「近修」。再來,若觀放光、光芒收攝,就是「修持」。「修持」這個階段是需要培養、逐漸熟練的。最後,若知「一切皆佛」,便是「大修」。
所以,一開始只是專注地觀咒輪。如此念了幾萬遍咒語,也懂得觀修咒輪的方法後,能夠觀得一清二楚,便可以觀想咒鬘緩緩旋繞,這就是「近修」。再來,咒鬘從緩慢轉繞而逐漸加快,變得非常快速,快到只聞咒音,不見咒字,這也屬於近修。之後,心懷慈悲,觀想放出慈悲的光芒,就是「修持」。由於放出慈悲之光,所以一切眾生如同冰塊般頑冥的心遂得以融化,一切眾生皆成佛,就是「大修」。眾生都成了觀音,一道反覆誦著「嗡嘛呢貝美吽…」。
【透過喻光明說明念修四支】
用所謂的「喻光明」來解釋的話,首先是「如同閃耀的星鬘環繞明月」,就是「念修」。再來,「猶如旋火輪而轉繞」,也就是一個接一個咒字排列旋轉著,則是「近修」。「如同欽差一般行事」,即為「修持」,透過放光、收攝光芒,以集攝一切諸佛加持,濟助一切眾生,就像轉手將所得錢財分贈眾生一般。「大修」則是一切眾皆成佛陀色身,我們稱之為「如同蜂巢傾毀一般」,因為蜜蜂是群居的昆蟲,當蜂巢被毀,蜂群一湧而出,聽起來就是一片嗡嗡聲。
就像喇嘛索南打電話回噶爾寺時,通話的空白時間,話筒也會傳來陣陣「班雜嘰哩嘰拉牙…」的聲音,蜂巢傾毀的比喻與此雷同。所有眾生都成了佛,同聲念誦咒語,如同蜂巢傾毀時排山倒海的蜂鳴聲,就是「大修」。
台灣噶千佛學會 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