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健康俱樂部...
不管你是百合, 或是薰衣草. 薄荷......都歡迎, 為本園地增添色彩與芳香. 來吧! 話不用多, 只要有用一句就夠了. 能夠善解, 人生無煩惱. 讓自己成為解語花忘憂草吧! 萬事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有了善解的心, 處處是寶藏. Tel:0970101265
問:請略述金剛乘和密乘之不同,與金剛乘之函義?
答:事實上我們說金剛乘或密乘幾乎是一樣的。密乘是密續的一般稱呼,密續是秘密的教法,而乘是載的意思,密乘這個字同樣在印度教中也可以看到,他們也有密乘的修持法。但金剛乘是特別僅指佛教的修行法,所以我們說金剛乘時,他包括了密乘,但我們說密乘、密宗時卻不一定是指金剛乘。
金剛乘有許多譯意,如密宗的神祗、不可改變的本質等,但無論如何,他是指一種不可動搖的東西,有些人認為是輪回的本質;但事實上是指心的本性,這不是意識可知覺到的,是一切外在所不可毀壞的,是自性的身身。而乘是車輛的意思,由於金剛乘所提到的是心的本性,那不可分離的自性,所以稱為金剛乘。
密是指秘密的修持,事實上全部金剛乘的修持是極為秘密的,其秘密的原因並不是由於有一些丟臉,令人窘迫的情形才要保密;而是像黃金、鑽石這樣珍貴的東西,我們不會拿著到處展示,到超級市場之類的地方去,因為那樣可能會被偷、搶,如果被偷了而那人又不知道什麼是鑽石、黃金的話,他們將誤用它,使它一點用處也沒有,但如果有人真的知道如何運用的話,他們將可得到大利益。
因此金剛乘的教法十分珍貴,我們必須將它妥善密存,否則將為一些不夠格的人所誤用。密續十分地珍貴,所以要保密,這也是它所以稱密的原因。
問:可否更仔細地解釋密宗、密乘的內容?
答:密宗的定義是連續性的,這個連續性我想在金剛乘中是很特別的;在金剛乘中有三種連續,也就是根、道、果的連續,這三個是金剛乘中十分重要的重點。根是種子,一個人如果被淨化,在將來就可成佛,我們想到我們是染汙的,無明的小規模汙產生了我們藉種種方便法來淨除貪、嗔……,這個根在修行上十分重要,因為他就像修行者自身;為了要在清淨的大地或根上積聚功德,要繼續下去--即稱為道,在金剛乘中有種種不同的道,分為不同的程度,種種禪定的境界,這便是道的連續;任何想要淨化此大地、積聚功德,設計或發心於此大地、根的人,在此積聚功德,直至最後終於完成、達成淨化、摧毀一切障礙者,也就是圓滿成等正覺者稱為果。
問:為何稱連續、相續呢?
答:在金剛乘中,如果你淨化這地或積聚功德於此,直至成佛,事實上佛果並不是在此地、此根之外的,所以你到達的是根的自性,整個的修持是在於回歸自性,這工作無始無終、永不停止,並不是有某個目的地可到達,所以我們所能對它的最好稱呼便是相續、連續。
問:一個人如果遇到不好的上師該怎麼辦?
答:一個人在選擇上師時就該非常小心,此時看看上師的上師是誰是很重要的,我想選擇上師時,一個人不該受到他人或廣告宣傳的影響,他對上師的瞭解應該要比廣告多的多,這是極重要的;此後如果不幸地由於自己的惡業或願力而遇到了不好的上師,而且也從他那接受了一些教法,依照金剛乘的規矩,這個人已成為了你的上師,你必須尊重和擁有信心;此時你瞭解了一些事情,使你不再覺得他有什麼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技巧性的放棄此類上師,這將不會傷害到你或其他眾生。
在大乘佛教的修行中,幫助眾生是最重要的,而不只是要自己成佛而已,由於你遇到不好的上師將會阻礙你去真實地利益眾生,所以我想一個人要技巧性地遠離不好的上師,同時一個人也不要因此忿怒,因為是你自己選擇到這不好的上師,所以不要抱怨。
問:但如果一個人對上師已經失去信心且十分忿怒呢?
答:我已經說過,你可以喪失你的信心,但不可陷入嗔恨中。喪失信心並不表示你就可起嗔恨心。佛法的修行者對敵人都不可起嗔恨心了,更何況是上師。
找到上师是一回事,有足够的福德不去怀疑自己的选择,并能一直相信他又是另一回事,这需要有海量的福德。
蓮花、青蛙與蜜蜂 某日,有一師兄很感慨地說: 「自己工作很忙,無法常常來向上師請益,不像有些師兄可以每天看到上師。」 師回答:「不要難過。青蛙每天跟蓮花在一起,可是從來沒有嚐到花蜜的味道,蜜蜂偶爾來一下,就吃得飽飽的回去。」我的法門根器差別無,也沒有年紀大小、距離遠近之分,只有信心的有無
問:金剛乘強調證量,並認為密乘要比大、小乘殊勝。但菩薩道以救度眾生為已任,而金剛乘行者卻強調即身成佛,是以在未證果前,需要生生世世不斷地全心投入修行,那麼在救度眾生上,是否不如大乘來得直接有力?
答: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以菩提心而言,一般所謂大乘與金剛乘並無不同。密宗之修行,無論稱為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或任何次第,其目的乃在幫助一切眾生,這個目標在任何時候都不改變,這在大乘和金剛乘而言並無差異。
問:那麼在救度眾生的實際行動上,是否會比一般大乘為少
答:不會。我認為比大乘更多。因為在大乘中,有很多戒律必須遵守。但金剛乘的修行道路卻更寬廣,沒有任何地方不能修行或利益眾生的;雖然說金剛乘本身也有一定的規律要遵守。
舉例而言,大乘不太重視利用忿怒的方法來幫助眾生。可是這在金剛乘中並不排斥,只要對眾生有幫助,任何方法都可以加以利用。因為有某些眾生,是沒有辦法用慈悲或是微笑的方式去救度;這裏的慈悲是指一般我們認為一定要採取微笑方式的慈悲。舉例來說,如果現在有一條牛,它就站在懸崖邊,你是沒有辦法走過去告訴它說,“唉啊!你往後走吧!不然馬上就掉下去了。好危險!”因為它根本就聽不懂你的警告。如果你仍想救這條牛的話,唯一能用的方法,就是拿鞭子把它打走,儘管救牛的動機是慈悲。所以對煩惱、愚癡的眾生,只有用忿怒的方法降伏他們;在金剛乘中,可以看到很多忿怒相的佛像。這樣也很好,因為實際上這個時代忿怒的眾生是要比平和的眾生多得多。
還有一些增益的修行,例如修財神,可以帶來財富,然後從這也可得到成就,像這樣的修行方法,大乘中也不太重視。一般說來大乘是要拋棄、遠離財富的,但是佛經中卻有如下的說法:假使一位比丘沒有任何貪欲的話,那麼是可以拿取如須彌山那樣大的金子。
為什麼金剛乘的行者,並不排斥這種增益法--即讓自己更富裕的方式,來助人成佛?因為一方面,這些財富可以幫助很多眾生;另一方面,有的眾生原來對財富就有很深的執著,如果要這些眾生不執著並放棄各種財富而好好修行,這恐怕很困難!假使非要這些眾生放棄財富修行,他們不但沒辦法接受佛法,更有可能進一步排斥佛法。那麼,如何救度這類眾生?
這在小乘而言,除了放棄,或不斷說服他們應該拋棄欲望,是沒有其他辦法的。但金剛乘因為有很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所以它可以讓這些眾生不要拋棄對財富的欲望,卻強調應該利用這種執著,轉變成修行的力量。金剛乘便是以這種方法來幫助某些眾生。
問:如果成佛以後,就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救度眾生,為什麼很多的大菩薩卻不願成佛呢? 答:不!他們並不是因為有意保留疑惑、煩惱以致不能成就。佛因智慧故,不住輪回;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菩薩並非有意要留下一些煩惱不去除而輪回;菩薩之所以輪回,是要以救度眾生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清除最後的那些煩惱。 問:以業力而言,化身佛根本沒有任何因緣可以使他進入六道,那麼如果要來救度眾生,是否要先經過染汙? 答:不是這樣的。佛的化身,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如同耶穌生在世界上是由外界來的。所謂佛的化身,事實上是因眾生的善業所感生。因此,只要這個世界上的一些眾生虔誠又有信心,那化身佛自然就會顯現;如果眾生貪、嗔、癡等各種煩惱熾盛,那就會看到各式各樣惡形惡狀的人,事實上他們也都是化身。 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見地存在,但對佛教徒而言,重要的並不是談論何種見地,而是談論見地的是什麼人。談到化身佛,重點不在化身,而是在那些對佛有信心、虔誠的人。我們已經染汙的心靈,認為佛來了,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來了。照小乘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叫悉達多太子時,是住在資糧位;但依照大乘的看法,釋尊其實早就成佛了,只是為了要示現給眾生看,所以再來娑婆世界,這是為了要幫助眾生。 照密宗來看,甚至根本就沒有什麼釋迦牟尼佛來了,或什麼是釋迦牟尼佛。這完全是我們心的投射,由於把對他的崇敬、信心投射出去,所以我們便看到或認為有一個釋迦牟尼佛來了,這完全是心識的投射。 問:依此而言,所謂化身佛,是我們自己心識投射出來的;那麼為什麼有些轉世的喇嘛,被稱為是某某菩薩或是什麼佛乘願再來? 答:那就是因為眾生對他們有這樣的信心。所以說,假如你真的認為嘉華仁波切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就真的是觀世音菩薩--那是指對你而言。不要說是嘉華仁波切,就像是我自己,雖然充滿各種染汙,可是如果一個人對我深具信心,認為我是文殊菩薩或觀世音菩薩,則對這個人來說,我就可以是文殊菩薩,就可以加持這個人,使他成佛。 可是如果有人認為我是假的文殊菩薩轉世,是一個罪惡的人,對於抱持這種想法的人而言,我就足以傷害他們了。對佛的堂弟提婆達多來說,佛從來不曾是一個好人;這並不能表示佛是好的,或是壞的,好與壞完全來自於那位看佛的人是採取何種價值觀!
問:如果沒有經過實體雙運的話,是否能自在證得虹光身?
答:可以。得到虹光身有種種不同的方法,修六度或十度也一樣可得到,就算是修大乘菩薩道,一樣也可以證得虹光身。其實虹光身就是你證悟到自己乃是空和明的合體,因為虹光本身是空的,可是它的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又是我們肉眼能看得見的。
問:在領受無上瑜珈密四灌頂時,據書上所言,需要明妃的配合。但就我所知,目前在臺灣並沒有這種的儀式;那運用觀想或是其他的方式,是屬於方便法?或是仍為究竟法?
答:無上瑜珈密四灌頂所用的明妃或空行母,有外、內、密三類,而內、密兩種空行是更重要的。自己的智慧就是內、密的兩種空行母,而自性方便就等於是內、密的兩種勇父。一般說外空行,就是指實體的明妃。除非金剛弟子實在難以認識到內、密兩種明妃,在這種情況下,才必須依賴外空行(或實體明妃)。
但,很多人認為所謂的明妃或者空行母,是女性,是位漂亮、美好的女孩,這種看法相當混濁,很不正確。“明妃”,其實是要比上面所講的定義更微妙的。
問:現在人大部分都沒有採用實體明妃這種儀式,是否表示(意味著)現在已經不需要?
答:對那些真正需要的人,當然是需要。但這並不表示我們一定不需要,不過最好是不要隨便去使用這種方式。
問:虹光身代表的果位是什麼?
答:可以說已經證到十三地,即最高佛位。
問:虹光身與所謂天色身有什麼不同?
答:一樣,只是使用的名字不同罷了。使用不同的名字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眾生的根器有別,有的人喜歡叫它報身,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天色身。由於報身在大乘經典使用次數頻繁,所以很多人認為報身是最好的說法;但是如果我們對報身執著的話,那就如同我們執著自己的姓名般沒什麼差別。
因根器不同而有解脫道與方便道之分
問:法身、報身、化身可同時證得,或必須分別證得?
答:依大乘而言,當然是同時證得。但照金剛乘,尤其是寧瑪派(即紅教的教授),根本不必去證得什麼,它原本就已經在我們身上,重要的是要實際上真正的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