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健康俱樂部...

不管你是百合, 或是薰衣草. 薄荷......都歡迎, 為本園地增添色彩與芳香. 來吧! 話不用多, 只要有用一句就夠了. 能夠善解, 人生無煩惱. 讓自己成為解語花忘憂草吧! 萬事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有了善解的心, 處處是寶藏. Tel:0970101265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Anna Meyer
我們總是主觀的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對的,但也別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你的觀點,這就叫自由。我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別強迫別人一定做到,這叫做己所不為勿施於人。 哪怕"真理"在手,也要低到塵埃里,才可以傾聽到其他真理的聲音!



若把魔當作魔是障礙,知曉魔為自心是解脫,看清魔為空性是徹斷!〜 密勒日巴

འདྲེ་འདྲེ་རུ་བཟུང་ན་གནོད་པ་ཡིན།།འདྲེ་སེམས་སུ་ཤེས་ན་གྲོལ་བ་ཡིན།།འདྲེ་སྟོང་པར་རྟོགས་ན་ཆོད་པ་ཡིན།།


Anna Meyer   (Facebook)
幫助他人達到新的一天,能令我們在許多方面變得充滿活力。當我們給予的時候不期望得到任何回報 - 你會驚訝地發現,宇宙會自然報答你的慷慨。

Helping others reach for a new day rejuvenate us in many ways. As we give without expecting to receive - to be amazed how the universe will reward your generosity.
對於你生命中必須考慮的事情,你負有責任。你需要在生活上,改變你的做事方法和建立新的程序;減少緊張的情況,並帶來更多的歡樂。只要你為你的生命負責任,你就能夠做到這些事。當你為事情負責任的時候,情況將會有所變化。你絶對不要期望,事情會自動改變。

You have responsibilities in your life that must be taken care of. You need to change your approach and routines in your life. You need to provide less tensions in your life, and bring more joy into it. You can do these things, you just have to take charge in your life. When you take charge of things and situations change. You can never expect things changed by themselves.
〜 昂山素姫 Aung San Suu Kyi

修習願菩提心有許多好處,修願菩提心的人至少在修謙卑,因為當你祈願,當你發願,你就是自動承認了你沒有那個你所祈願的東西,所以它帶來一些謙卑。謙卑是很重要的,當一個人擁有謙卑時,他就開始成為修行與學習的完美容器。

To practice Bodhicitta will have many advantage. Whoever practice Bodhicitta, at least he is practicing humble too. Because when you pray, when you have aspiration, you are admitting that you do not have what you pray for, so it cause some humility. Humility is very important, when a person is humble, he became the perfect container for practice and learning.

〜 宗薩欽哲仁波切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é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巖取寶藏
敦珠法王(敦珠二世--尊者 智者耶喜多傑)自幼即常出現各種不可思議之境界,並生起開取巖庫之願,他能親見蓮師、伊喜措嘉佛母、諸空行等,亦常親見龍欽巴祖師及諸成就祖師們;五歲開始取藏,於十三歲時,面見蓮師雙尊,獲得「上師」之巖取寶庫,及「智慧空行母」授以伏藏寶卷,敦珠法王均將其一一取出。
敦珠法王亦得到了深奧伏藏的佛語,在無限淨相中,能明白無誤的了知伏藏之處,於因緣成熟時,順應眾生的根器逐一的取出蓮師巖藏的法要寶庫。
在其岩取之「敦珠新岩傳」法要時,於不丹蓮師秘密聖境「達倉」,則取出很多巖傳寶藏,如:普巴金剛續、海生心要、空行心要等。
尊者  智者耶喜多傑(敦珠二世)所取出的巖藏法:
(一)《海生心要》:以修習「上師:海生蓮師」之外、內、密、密密四層不同的法要。
(二)《利刃觸滅》:以修習「本尊:普巴金剛」之殊勝法要。
(三)《空行心要》:以修習「空行」之外、內、密、密密四層不同的法要。
(四)《金剛力士》:以修習咕嚕忿怒金剛之殊勝法要。
由於敦珠仁波切於修持上勇猛精進,於各聖地閉關或修持均示現種種成就之瑞相,於秘密勝境堪巴宗勤修 敦珠寧巴(敦珠一世)之巖取法時,證得「普巴金剛」本尊的成就,校訂了《普巴金剛四個直接排除的深意滅魔‧天成利鐵刃‧道次第圓滿》一書。於秘密勝境布達壽命洞修持長壽薈供時,令所供之長壽甘露沸騰,得到長壽的預兆,並親見了薄伽梵無量壽佛;在修持由其前世敦杜多傑伏藏師所巖取的正法咕嚕忿怒金剛(金剛力士)後,發掘出敦珠咕嚕忿怒金剛(金剛力士)的深意伏藏。在門隅巴昭達倉修普巴金剛時,天空出現各種彩虹,在彩虹中發掘出寬四指、一尺長的空行母標誌圖,內容為《祥瑞普巴金剛利刃觸滅》的伏藏法。另外,他還校訂了深意伏藏《蓮花生意明點》和《空行母意明點》等本尊三根本、上師、大圓滿法、觀世音等三種大伏藏正法的基本修法。在以本尊三根本為主的無數本尊的修行方面,經年累月的修行,獲得殊勝與共通的成就。
弘法事蹟
敦珠仁波切是唯一擁有所有寧瑪巴傳統中豐富傳承的人,同時亦是現世著名之最大巖取者、西藏佛教之最終教授「大圓滿」之權威導師。敦珠仁波切對西藏佛教四派之經論研究精闢,直入各傳承之中心智慧。
敦珠仁波切為現世蓮師之代表,是當今不少著名仁波切之上師。身為上師中之上師,他被西藏諸大德公認為印證心意自性的權威和最具加持力者。敦珠仁波切的主要弘法事業在於中藏,除繼續敏珠林之傳統外,更在楚岭、南藏之工布、普和等地建立寺院及弘法道場,並迅速地以修證之光芒、學問之卓越而名聞全藏。
敦珠法王每於西藏拉薩桑耶寺弘法時,當時達龍哲珠仁波切、楚西仁波切、多札仁波切、敏珠仁波切(當今敏珠法王的叔叔)等等西藏高僧均是敦珠法王座下的弟子,接受敦珠法王大寶伏藏、大圓滿、北伏藏的灌頂及教法傳授,而每次傳法,遠從各地前往領受教法的弟子,均達數萬人之多。
敦珠法王每於西藏、印度傳法時,不少大德如兩大寺院敏珠林及噶陀之喇嘛、戚操生紀多傑仁波切、速武仁波切等均前往受法,諸大德均具信於其證量。因此之故,其弟子之數目,多不勝數。
在預知西藏政變時,為了長遠考慮,他把數百卷函語所依,帶到聖地印度,使密宗前譯佛語的書籍和灌頂傳承命脈被保存了下來,僅此恩德是無法估量的。西藏事變,教主避地輾轉於印度尼泊爾間,法器法寶,損失不少;雪國重現黑洲,無可弘化。各教派於流亡期間,重要文獻、法本,流離失散,幾近斷絕,敦珠法王日以繼夜,重整各教派流失之法要,以仁波切對西藏佛教的精闢研究,及師承各教派所得之精華,此時,在重整各教派之法要時,如行雲流水般,從其心意中流瀉而出,當遇到無法編寫時,尊者所請示的不是「人」的對象,而是直接請示蓮師。
當西藏文化瀕臨毀滅之際,敦珠法王不只將寧瑪巴教傳的經論典彙整重印使之得以流傳,敦珠法王更緊急召集了楚西法王、達龍哲珠法王、敏林法王、貝諾法王、多竹千法王…等各法脈的法王,整年的時間,不斷的灌頂、傳法,將各法門不斷傳授予各法王,使各法脈的寺主,均得以再繼續將其法脈的傳承延續下來;更弘揚其取藏之「敦珠新巖傳」教法。他的教授,及著作在離開藏土的西藏社會中,成了推動文化復興的中心人物。他於印度及尼泊爾奠定了不少主要的修法中心,更大力推動位於薩爾勒的西藏深造學院中寧瑪系統的學習,他不斷傳出其巖傳法要及其他重要的灌頂與教授,包括了寧瑪卡瑪、寧瑪密續及巖傳寶庫。敦珠法王在種種違緣、障礙不斷的末法時期,猶如日、月般護持著法幢。
論著文獻
法王敦珠仁波切最馳名於世的是他的著述極其豐富、學理精確而透澈、見識博大精湛;並善於以詩歌、偈頌、華茂幽美之詞藻,將佛教之一切傳統、歷史、密乘法要、儀軌、以至如水晶般通明之「大圓滿」教授自然地顯露與展示。其他之著述如醫藥、星相、內明亦甚多,並撰寫了西藏的歷史。最風行者如「佛陀教法基礎」、「寧瑪教史」、「敦珠新巖藏」等二十五函,將其現世巖取之法要一一記錄。在二十五函中,敦珠仁波切特別收錄了戚操生紀多傑仁波切之兩份著作,認為是十分重要之著作,亦是唯一向外收錄之著作。敦珠仁波切另一項主要工作是鑑定、修正與編纂古代經典及現代的典籍,包括了寧瑪巴教傳派的全部典籍「寧瑪噶瑪」五十八函,與及敦珠寧巴所結集之典籍、論著與巖取法要等。全部共印行八十餘函,仍未印行者亦不少。其私人圖書館為藏土以外收藏寶貴手卷及典冊之最多者,所著之「寧瑪教史」至今仍為最具權威性之文獻,並已被譯成英文及漢文。很多寧瑪巴經典,以至孤本,如「蓮師廣傳」、寧瑪巴十萬續等,因敦珠仁波切將之收集、編纂並加以重印及弘揚而得以流傳後世,教傳之傳承亦因其恩德所致,得弘揚及延續至今。
利他事業
在利他事業方面,依照其上師的預言,做了十次《大寶伏藏》的灌頂、口傳;傳授三次貝瑪林巴的伏藏正法;多次傳授前世取藏的伏藏正法;傳授大藏經《甘珠爾》、《前譯密續十萬頌》的口傳和《八大法行》的大灌頂、嘎瑪林巴的《靜猛本尊》的附件及嘉聰取藏師的六卷函正法、前譯佛語的全部灌頂、口傳等,轉動了深奧的無數法輪。
敦珠仁波切傳「大圓滿--寧青唾初」之灌頂及法要十次;傳五大巖取者之一啤嗎寧巴之法要三次;敦珠寧巴之法要多次;傳「甘珠」、「寧瑪十萬續」、噶耶(「八大修部成就法」)及寧瑪巴教傳之整套灌頂與法要無數次;其後不斷傳出「敦珠新巖藏」內之巖取法要多次。此外,大力推動位於薩勒之「西藏深造學院」內寧瑪巴系統之研習。
因此之故,其弟子之數目,多不勝數。遠至西藏、不丹、印度、拉薩克、亞洲、北美洲、歐洲等地,均有其弟子。敦珠仁波切晚年曾計畫於尼泊爾為數名大喇嘛傳出教授,結果二萬至三萬弟子由世界各地聞風趕至,欲接受其教法。其後,敦珠仁波切因高齡、健康違和及應蓮師之授記:「鐵鳥升空,密法西渡。」,長期居留於西方。
轉輪事業
在事業轉輪方面,敦珠仁波切於「啤嗎谷」建立很多寺院,及兩所佛教學院(一所為出家者、另一所為在家居士的),並且於西藏工布地區重建塔道普朱哈康、附近建銅色山寺、於喇嘛寧建密法中心。離開西藏後,定居印度之噶林邦,建立另一座銅色德山寺、於楚啤嗎閉關中心、於大吉嶺建識朱寺、於奧利沙建多道立登領寺。敦珠仁波切其後定居尼泊爾之嘉德滿都,於大白塔附近建敦珠祖廟。
在貢布邊地,他恢復了調伏邊地的布曲寺,並在與此不遠的地方,新建銅洲吉祥殿所依和能依,新建密宗院即喇嘛林修行院,出現了很多賢哲自在。此外,印度的措貝瑪湖修行院、多傑林彩居寺、奧利薩杜德繞丹林密宗院、嘎幫銅色吉祥山和寺院,美國的耶謝寧波寺和烏金曲宗寺,法國的多傑寧波寺和烏金桑耶寺等,都是在他的親自安排及資助下保存和建立起來的。
其後,敦珠仁波切因高齡、健康違和及應蓮師之授記:「鐵鳥升空,密法西渡。」,長期居留於西方。於一九七二年,受索甲仁波切之邀請,訪問英國倫敦,其後敦珠仁波切在美國紐約建立「依喜寧波」弘法中心及「鄔金初宗」閉關中心;於法國巴黎建「多傑寧波」弘法中心,於博都建「鄔金桑耶楚寧」弘法及閉關中心等等。在敦珠仁波切的指導下,很多西方人修習較長之閉關法。
以蓮師授記:鐵鳥昇空,密法弘傳於世界;於是弘法目標,轉移國外,僕僕來往歐美二洲,並於歐洲之英國、比利時、希臘,各建立弘法中心一間,法國建立三間,美洲之北美合眾國,分地建立七間,以其高齡,不憚長途跋涉,其弘法利生之精神,極堪仰止,而其功德事業,說不能盡。
遠至西藏、不丹、印度、拉薩克、亞洲、北美洲、歐洲等地,均有其弟子。敦珠仁波切晚年曾計畫於尼泊爾為數名大喇嘛傳出教授,結果二萬至三萬弟子由世界各地聞風趕至,欲接受其教法。其後,敦珠仁波切因高齡、健康違和及應蓮師之授記:「鐵鳥升空,密法西渡。」,長期居留於西方。
家庭概況
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示現瑜珈士身,先後兩次成婚。首任妻子名詩丹圓尊,育有四男兩女。
大兒子聽列諾布仁波切,乃龍欽巴尊者及敦珠林巴之大兒子之化身,為寧瑪巴之大成就者及學者,亦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第三世及噶拉多傑仁波切之父親。
次子多拉久美卓之尼瑪仁波切,為花教之轉世活佛,亦是現今敦珠仁波切第三世之父親。

慈悲化身
雖然敦珠仁波切已為完全證悟之大師、持明,每天仍於太陽初升前修法;「於早上為所有皈依他的人祈禱;於黃昏為亡者修法。他不斷為曾見過他、听聞他、接触他、甚至想起他的人祈禱,加持他們得解脫。他盡量令各階層的人士接触他。所有曾接触他的人,都會被其熱誠、平實、幽默、寧靜、祥和、謙遜与慈悲所感染,並惊嘆於他的深邃之智慧、透澈之哲理、淵博之學識与見識。
示現涅槃
一代宗師之 敦珠仁波切,一如釋尊,縱已成就,亦以利益眾生而示現生死如幻、諸行無常,於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七日,在法國南部之博都閉關中心,入大般涅槃。法王現證虹光成就,將自己的應化身融入法身的清淨境界,法體縮小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現今法王的法體舍利供奉在法王在尼泊爾博達那大白塔附近的敦珠祖寺廟內。其安奉之舍利塔与寺廟之翻新工程,全部由依怙主戚操生紀多杰仁波切策劃。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願你有運氣,體會和遇到佛陀的法語。因此,當你死亡的時候,你將不會害怕失去,那些你從來沒有擁有過的東西。

May you have the luck to appreciate and encounter the words of the Buddha. So when you die, you have no fear of losing the things of which never owned.

~ 宗薩欽哲仁波切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任何與自我、自尊背道而馳的都是解脫道。
所以假如你願意去做那些令你自我不舒服的事。
你就是在修施身法。

~宗薩欽哲仁波切



如今我們去禪修來消除壓力,所謂的讓心靈得以平靜。
但我得告訴諸位,
從究竟角度來說讓心靈寧靜根本不是佛教目的。
佛教目的是了解實相。這才是最重要的。
佛教老師寧可你有一個動盪但看到實相的心,
而不是一個長久平靜卻見不到實相的心。 

~宗薩欽哲仁波切


密勒日巴尊者的禪修皮帶,願大家都一看到此聖物即得到加持!

如今我們去禪修來消除壓力,所謂的讓心靈得以平靜。但我得告訴諸位,從究竟角度來說讓心靈寧靜根本不是佛教目的。佛教目的是了解實相。這才是最重要的。佛教老師寧可你有一個動盪但看到實相的心,而不是一個長久平靜卻見不到實相的心。 --- 宗薩欽哲仁波切

問:為何觀想的力量如此強大?

宗薩欽哲仁波切答:
如敵人,我們習慣以為是外在的,
而沒有想到是來自內心的嗔恨,
由於我們平時已有觀想的習慣,
所以金剛乘中也藉之以為方便,
因為人們都一直在觀想,
那麼何不教一些有意義,能得到結果的觀想,
如觀世音菩薩的觀想,
藉此來發展一個人的大悲心、慈愛等。


批評,我們討厭批評,甚至是最微小的批評。
在人類生活中,我們只得到很少的批評,
我們獲得的讚美總是多過批評。
數百的讚美不夠,茶或酒一下肚就立刻忘了。
一個小小的批評,整頓飯就毀了,
隔天早上你還繼續想著。
我們就是這樣讓自己變得軟弱。

~宗薩欽哲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