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健康俱樂部...

不管你是百合, 或是薰衣草. 薄荷......都歡迎, 為本園地增添色彩與芳香. 來吧! 話不用多, 只要有用一句就夠了. 能夠善解, 人生無煩惱. 讓自己成為解語花忘憂草吧! 萬事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有了善解的心, 處處是寶藏. Tel:0970101265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治感冒



感冒最常表現的症狀便是發燒、咳嗽、流鼻涕.發燒的時間通常為2-3天不等,因個人的抵抗力、病毒的致病力等等而有不同的病程.一般而言,即使不吃藥也會不藥而愈,治療最重要的原則為水份的補充.但有時感冒並不一定會發燒,年紀愈大體溫的調節愈成熟,即使被感染了,也不一定會發燒.
衛生署提醒消費者,治療感冒的最好方式:多喝水、多休息、攝取足夠的營養及提高免疫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咳嗽的很厲害,怎麼就是不停,甚至咳嗽到臉紅脖子粗,咳嗽到想吐,大人還好,要是對一個小孩來說,看在大人眼裏真的很心疼,所以如何治療咳嗽症狀的養生法,倒是流傳很多,卻又因人而異有不同種方法治療咳嗽,就讓我們瞧瞧到底有那些方法呢?搞不好也可以試試,試成功了就納入自己保健的養生法.
魚油倒是有一個喉嚨痛初期時的保健方法,可以在睡前用鹽水漱口多次,最後喝一小口慢慢吞,即保持6-8個小時不喝水不進食,也可以喝舒跑運動飲料.
注意!!
鹽水和舒跑是高濃度滲透性飲料,不宜喝多,也可在喝前先喝開水,再喝舒跑,小孩不需喝完),保持6-8個小時不喝水不進食,通常隔天起床喉嚨痛即可改善.最近更發現吃綜合維他命也有相輔相乘的效果,但都只限於感冒初期的保健養生法.
治療咳嗽的方法:
1.喝養生茶:薄荷茶、魚腥草茶、菊花茶、紫蘇葉茶、茉莉花等具有清熱殺菌功用.
2.吸蒸汽:避免空氣乾燥,熱水製造水蒸氣或使用一種製造水蒸氣的機器.
3.喝溫水:喝一些溫流質如蜜糖水能夠令喉嚨舒服一點,減少咳嗽.
4.牛蒡排骨湯:牛蒡汁對喉嚨紅腫發燒有效.
5.南瓜清燉牛肉:加數片生薑同燉、適於口乾舌燥、有黃痰者.
6.側睡:側睡可以避免鼻分泌物倒流,減少咳嗽.
7.按摩穴道:搭配按摩穴道舒緩咳嗽症狀,可多按壓合穀穴、定喘穴、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位於俯身低頭第7頸椎凸出旁開0.5寸約1橫指寬度,多按壓可理氣舒肺氣,平喘止咳.肺俞穴位於做或俯臥時,3跟第4胸椎旁開1.5寸約3橫指寬度,多按壓可改善喘息及咳嗽.合谷穴位於大拇指跟食指間的虎口中心位置,多按壓有止咳理氣作用.大椎穴位於第7頸椎與第1胸椎凸出的位置,多按壓可以退熱,通陽氣治咳喘.
8.禁食冰冷與辛辣食物:有些食物最好不要吃,以免愈咳愈嚴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冰冷與辛辣食物.冰冷的食物會減緩組織黏膜的修復,辛辣食物則會刺激喉嚨,中醫認為辣躁易生痰、發炎,所以都最好不要吃.
9.少吃魚:如果痰多最好少吃魚,因為魚易生痰.柑橘類容易導致過敏,屬於涼性食物,腸胃消化較不好的人,咳嗽時少吃.治咳要用溫藥,但瓜類、白蘿蔔等都比較寒,咳嗽時也不可吃.
10.暫停吃甜食:甜食易生痰,咳嗽若伴隨著痰,應暫停吃甜食,咳嗽時若有痰,一些潤肺的食物,如百合、銀耳等也不要吃太多,因為可能使喉嚨太黏膩,讓痰生的更多.
11.作息規律:有輕微咳嗽出現,作息要規律,儘量晚上11點前入睡,睡足78小時.肺的調理作用時間約為淩晨3點到5.
12.去咳止痰妙方:番茄沾紅糖(黑糖),取熟透的番茄切成片,直接沾紅糖即可食用,每日食用次數,可以止咳化痰.
13.多吃生梨:對肺熱咳嗽,咽幹口燥,失音聲啞可多吃生梨:而對於寒咳症狀,可用水梨 去心,加川貝母一錢共燉煮服用.
14.陳皮:橘子的橘皮經鹽制曬乾後便是「陳皮」,中醫臨床經驗認為陳皮有健胃、袪痰、鎮咳和止胃疼的功效.
15.白蘿蔔:白蘿蔔具有消食積、順氣、化痰、治喘的功用,白蘿蔔對肺熱型感冒咳嗽,有很好的止咳效果,白蘿蔔內含有殺菌素,對於傷風熱邪,咽喉腫痛,可把白蘿蔔切成小塊,加入蜂蜜,一小時後,籮蔔即會流出汁液,服下,對咳嗽有助益.
16.甘蔗汁煮楊桃:甘蔗汁煮楊桃,每當咳嗽咳個不停的時候,這是個不錯的小偏方,但是腎功能不好的人,禁食楊桃.
其實引起咳嗽的原因真的很多種,除了自己平常的保健,如果症狀未改善,還是到醫院作詳細檢查,先瞭解真正原因才不會延誤病情.
感冒時的養生法
1.喝雞湯:美國醫學中心研究指出,雞湯中的營養能加強身體的免疫力,尤其是雞湯中所含的消炎成分,能降低感冒時的喉嚨發炎、疼痛等症狀.
2.多喝開水:加速體內的代謝迴圈,迴圈一好,體內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所產生的毒素及廢棄物自然就可順利排除掉,不致於累積在體內.如果有咳嗽的話,多喝水可以稀釋痰液變得不那麼濃稠,可幫助痰液順利咳出.
3.芹菜香菇炒肉絲:芹菜、香菇對感冒初期可加速發汗、利尿降低發燒.
4.吸蒸汽:初發感冒時,在杯中倒入熱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次,可減輕鼻塞症狀.(或利用蒸臉機)
5.促進迴圈:如果只是風寒引起的初期不適,只要喝一碗溫熱的姜湯或是泡個溫水澡,就能促進末稍迴圈.
6.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多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7.按壓穴道:鼻塞時,除了戴口罩保暖外,可用指腹按壓鼻通穴(法令紋和鼻翼的交會點)、迎香穴(法令紋和鼻頭的交叉處)和合穀穴(手掌虎口).
8.睡覺:多睡覺是趕走感冒的最好方法,讓身體能夠專心對抗疾病,舒緩感冒生病時緊張、疲倦,並幫助恢復體力.
9.蘿蔔牛蒡湯:可以用一條蘿蔔打汁,加牛蒡一根、蔥白、薑適量、陳皮少許一起煮湯,當有感冒症狀時,連續吃兩三天,可減輕感冒的不適.
10.喉嚨痛時,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喝點冷飲或吃些霜淇淋,可舒緩疼痛感,或者可使用熱水加入蜂蜜、檸檬汁和大蒜碎末來漱口.
11.飲用大量的水、果汁或熱湯,不但能幫助體內的迴圈代謝,還能補充營養,增加對抗疾病時所需的能量.
不過當以上這些方法,都無法緩解不適,且病情超過一個多星期,有漸趨惡化的情況時,千萬可別輕忽,因為感冒所引發的併發症,還是具有致命的風險,立即就醫還是最佳的應對之道.


  (一)生梨一個,洗淨連皮切碎,加少量冰糖及水燉服。

  (二)紅蘿蔔60克,荸薺、白茅根各30克,煮湯當作飲料喝。

  (三)對於秋燥咳嗽,痰少難咳者,有一偏方。大生梨一個、川貝粉3克、冰糖9克,先將梨去核,再把川貝粉和冰糖納入梨中,置於碗內隔水蒸熱,喝湯吃梨,分二次吃完,連續服用23天。
秋天的養生按摩及呼吸鍛鍊

  (一)摩鼻:將兩手食指沿鼻樑及鼻翼兩側,上下按摩三十次,每

     天摩鼻二、三遍可以增強鼻子的抵抗力,以預防感冒及鼻子

     過敏。

  (二)摩喉:仰頭,頸部伸直,用手虎口沿咽喉部向下按摩到胸部

     ,以雙手交替按摩,二十次為一遍,連續做二至三遍。這種

     按摩法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三)四字功:四音『細』,坐立皆可,調勻呼吸後,緩緩以鼻吸氣,當吸至最大限度時,緩緩呼氣,呼氣時牙齒輕閉,同時輕念『四』, 聲音要輕微,待氣全部吐出後,再度吸氣,如此一吸一呼連續做二十四至三十六次。這種呼吸法可以
調養肺氣、止咳定喘及預防感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