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健康俱樂部...

不管你是百合, 或是薰衣草. 薄荷......都歡迎, 為本園地增添色彩與芳香. 來吧! 話不用多, 只要有用一句就夠了. 能夠善解, 人生無煩惱. 讓自己成為解語花忘憂草吧! 萬事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 有了善解的心, 處處是寶藏. Tel:0970101265
顯示具有 成就者的故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成就者的故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賈札仁波切

緬懷~~
【藏傳佛教寧瑪巴偉大的覺悟者一一夏札 桑吉多傑仁波切】
「當我們希望的是讃美而非批評,是關注而非忽視,就很難遇到善知識了。你關上你的門,不讓真正的上師進來 ; 他們也很難對你說實話,因為一旦他們對你說實話,你不會喜歡聽。
可是,一個尋求證悟的人應該是一個追求真理的人,在這條道路上,你必須聽真話,尤其是非常嚴肅的,令人痛苦的真話。」~~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如是讃美夏札仁波切(Chatral Rinpoche)和多竹千仁波切(Dodrupchen Rinpoche)這樣的導師,都是無懼大師的最佳典範。
導師從世俗面上檢視有時並不太成功,許多學生很難真的被他們所吸引,因為他們不會“投其所好”。
現在的學生只對那些知道如何協商的人感興趣,而證悟空性,無所畏懼和真正慈悲的上師是沒得商量的。他們的世界沒有談判桌,這就是標準。
如果你接受這點,並且以「我不談判」的心態去接觸他們,你會獲得許多益處 ; 但如果你以「我給你這個,你可以給我那個嗎 ? 」的心態去接觸他們,那是不會有用的。
*********************
寧瑪巴的即身大成就者一一夏札 桑吉多傑仁波切,於2015年12月30日在尼泊爾揚列雪的駐錫寺廟,於法性禪定中,安然示現涅槃,住世104年。(雖然圓寂有數日,不公開原因為以往有多次上師入定幾天,視為平常,所以不知何時出定而等待,這次非為平常的入定,是為真實圓寂。)
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遺囑,如是云 :
1、我過世後不需再尋轉世。
2、汝等不用悲傷,也不用祈請迅速降臨和認證轉世。
希望具信有緣者於此49之期茹素,唸誦蓮師咒語,金剛薩埵百字明等,以為摰禱。
*********************
夏札仁波切是寧瑪巴“龍欽心髓”及“敦珠新寶藏”傳承的完整持有者,被公認為當代最具證量的大瑜珈士。蓮花生大士和多位伏藏師曾預言尊者的出世。預言中提及,「在佛法衰頹的時刻,尊者將在尼泊爾和印度等地,弘揚“大圓滿法”,並有許多弟子是成就者。現今,不少地位顯赫的仁波切,都是尊者的弟子,而多位不同傳承的法王,也曾寫讃誦文讚嘆尊者的無上成就。
1913年,夏札仁波切生於西藏阿芝容山谷。四歲時,開始學習藏文及誦經。十五歲時,離開家鄉,遍訪各地的成就者(到人間空行母,伏藏大師 希那堪左處學習,學了許多伏藏法和密續),虛心求法,精進修行。
後來,希那堪左大師對他說 : 「你到噶陀堪千阿噶(尊者根本上師)那裡去向他學習,以後你可以利益許多眾生!」因此,尊者到其根本上師處學習大圓滿龍欽傳承,得到堪千阿噶上師的口訣及灌頂,並在彼地閉關修行三年六個月。而後,尊者到噶陀大寺學習藏傳密宗的經部,續部及文化,並到許多蓮師聖地及成就者們加持過的岩洞及聖地閉關苦修。苦修時,一天只吃一口食物。
(在根本上師堪千阿噶大堪布(蓮師25大弟子貝瑪拉密札尊者的化身),次第修行了大圓滿前行和正行,現證了“大圓滿”四種證量,被上師視為“其意與我無二無別”的心子。)
半年後,果洛索至仁波切見到他時,尊者瘦得只剩骨頭。因此,索至仁波切勸他不要再苦修,並邀請尊者到他的寺廟傳法。
尊者後來前往活了一百五十多歲之大成就者~藏巴支青處學習大圓滿十七種密續。之後,再回到堪千阿噶上師處,向上師說他要去西藏,上師允許後,尊者即從西康三步一拜到西藏,歷時許多年。
達賴喇嘛幼年時,代理他法務工作的喇聽國王,懇求噶陀堪千阿噶大師為其上師,但堪千阿噶上師對他說 : 「我和夏札仁波切修行過程都是一樣的,你請夏札仁波切為上師即可,即我之代表。」因此,尊者者至西藏拉薩寺,成為國王的上師,並見到敦珠仁波切,成為彼此之上師,大師也是錫金王的根本上師。
夏札仁波切是寧瑪巴的持明者,西藏人稱他為「夏札」(捨世之意,即斷除一切輪迴之因的捨世者。)大寶法王噶瑪巴及敦珠法王,他們均說目前西藏密法裡,以尊者成就最大,並寫讚嘆文歌誦尊者之成就。
達賴喇嘛亦說 : 「在我二,三歲時想見多竹千法王及夏札仁波切,可是他們是禁行瑜珈士,無法見到他們。」達賴喇嘛十分尊敬他。
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 : 「心依於法,法依於貧」這句話他真的做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末,夏札仁波切前往不丹及印度。先後在尼泊爾,喜瑪拉雅山,錫金,大吉嶺等聖地,建立了眾多的寺廟,佛塔(興建三層樓以上高度及小形的舍利塔無數座)及閉關中心,並定期至18個閉關中心,傳法開示及加持。他將所得的供養,都用於放生,修法及布施,以及培育閉關中心的修行人。無數西藏人及尼泊爾人稱他為依怙主對他萬分禮敬,堪稱事業,功德圓滿之上師。
( 依怙主,藏文kyabje乃藏傳佛教對於修行人最崇高的尊敬稱謂語。)
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強調心與法相融,見與行合一,不僅自我奉行,也是如此教導弟子。尤其重視“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實踐,告誡弟子必須捨棄世間八法,靜心修行,而非四處聽聞眾多佛法,淪為空談。同時嚴格要求弟子,至少要完成三年的閉關,才考慮傳授重要的教法。
尊者始終堅持隱居實修,嚴守清淨戒律,長年茹素。他生活樸實,遠離一切世俗事務,從來不擔任寺廟的任何職務,不謀求名聞利養,以“捨世者”的高超行誼,聞名於世。一生為佛教事業不遺餘力,實踐慈悲的利生事業,是修行的典範,是眾人的大恩依怙主。
以下為幾個 夏札仁波切的真實故事 :
1、夏札仁波切名氣很大,很多人要去求法,以為大供養就可以讓他歡喜了。有位漢地的人就帶了一大包美金現鈔。很恭敬的對他說 : 「上師,這是供養您的。仁波切說 “真的是給我的嗎 ? 漢人說 ; “是的 。仁波切說 : 那好吧,現在這些就是我的了。”然後,馬上當著那個人的面,仁波切一把火燒掉了所有的美金。那個人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臉上似乎浮現出後悔的表情。
2、夏札仁波切,就是以前想見到他都很難,他也常居無定所。以前有個人為了見他就想辦法,想說先買通他身邊最近的人,於是就常送禮,希望對方可以引見仁波切。仁波切有天知道了,身邊有個人收了人家的禮物。於是他絲毫不給情面的訓斥 : “你是誰啊 ?”你有什麼功德和能力去拿別人的禮物,你知道你要做多少功課磕多少大禮拜去還嗎 ? 我看你還是去閉關吧,趕快去閉關。”後來,那個仁波切身邊很近的人馬上就去閉了好幾年的關。
3、依怙主夏札仁波切自己沒有積蓄,他只有一個鐵盒子,上面有一個口,他每年把別人供養的錢全部放入這個盒子。最後,每年又都全部拿出來,全部放生,布施掉。
4、仁波切在晚年不見人了(宗薩仁波切就被拒絕了不下20次),也不收弟子了。他言行一致,從不討價還價,當然他從沒有交易過哪怕一個字的佛法。自始至終,他拒絕向權貴低頭。以前,誰想拜他為上師,如果有緣他收,那首要條件,就是你先立即去閉關三年。等三年後出來再看,是否有什麼適合你學的。可能有的人三年後還不可以,所以仁波切不會傳他任何法的。仁波切不輕易傳法。雖然他是當今擁有各種法傳承最多的人,他絕對只會把這些法傳給他最認定的,很個別的真正法子。有些見過他的人,會說是他的傳法弟子,其實並不然。(以上故事感恩 藏傳佛教寧瑪巴傳承及師兄分享)
大恩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示現涅槃至今已經10天,尊者仍安住於甚深禪定中。尊者駐錫的尼泊爾寺廟目前正在舉行圓寂供養祈福法會。
頂禮大恩依怙主 夏札仁波切!
祝愿法會一切圓滿!眾生一切吉祥!
嗡阿吽 班雜 咕嚕 貝瑪 悉地 吽!(盡力唸誦)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 至誠頂禮寧瑪派大成就者尊貴的-104歲夏札法王,祝願夏札法王法體安康,長久住世 】
尊貴的 夏札仁波切 其又名桑吉多傑、朝嘉多傑、夏札布達班雜。生於西藏地區,四歲開始學藏文及佛經。十五歲時到人間空行母,伏藏大師 希那堪左處學習,學了許多伏藏法及密續。
後來,希那堪左大師對他說:「你到噶陀堪千阿噶那裡去向他學習,以後你可利益許多眾生!」因此,尊者到堪千阿噶那裡學習大圓滿龍欽傳承,得到堪千阿噶上師的口訣及灌頂,並在彼地閉關修行共三年六個月。 後來,尊者到噶陀大寺學習藏傳密宗的經部、續部及文化,並到許多聖地及雪山上閉關苦修。苦修時,一天只吃一口食物。
半年後,果洛索至仁波切見到他時,尊者瘦得只剩骨頭。因此,索至仁波切勸他不要再苦修,並邀請尊者到他的寺廟傳法。
尊者後來前往活了一百五十多歲之大成就者-藏巴支青處學習大圓滿十七種密續。之後,再回到堪千阿噶上師處,向上師說他要去西藏,上師允許後,尊者即從西康三步一拜到西藏,歷時許多年。 
達賴喇嘛幼年時,代理他法務工作的喇聽國王,懇求噶陀堪千阿噶大師為其上師,但堪千阿噶大師對他說:「我和夏札仁波切修行過程都是一樣的,你請夏札仁波切為上師即可,即我之代表。」因此,尊者至西藏拉薩寺,成為國王之上師,並見到敦珠仁波切,成為彼此之上師,大師亦是錫金王的根本上師。
尊者是寧瑪巴的持明者,西藏人稱他為「夏札」(捨世之意)。 大寶法王噶瑪巴及敦珠法王,他們均說目前西藏密宗裡,以尊者成就最大,並寫讚頌文歌頌尊者之成就。
達賴喇嘛亦說:「在我二、三歲時想見多竹千法王及夏札仁波切,可是他們是禁行瑜珈士,無法見到他們。」達賴喇嘛十分尊敬他們。
敦珠法王說:「夏札仁波切他自己不用說,他的弟子也有許多成就者。」 蓮花生大士的預言裡亦說:「以後西藏很困難時,流亡至印度、尼泊爾時,尼泊爾的雪山(Yolmo)處,會有一個成就者,他的臉長得很像忿怒尊,他的生肖屬牛,他是氣脈明點的瑜珈士,身體如年輕人一樣。」。
蓮花生大士預言說的就是他!另外,一百多年前的永日伏藏大師也曾預言說:「以後西藏很困難時,在尼泊爾蓮師成就地方-楊烈修,會有一個成就者,生肖屬牛,建立一閉關中心,他會宏揚大圓滿法,還有比瑪拉目乍及蓮花生大士給予加持的一位上士,名字叫 “ 班雜 ”(VAJRA),生肖屬牛,會在尼泊爾及印度許多地方傳密續,他的許多弟子均為成就者。」
敦珠法王說永日伏藏大師所說之人即為尊者。 尊者他終身遠離一切世俗事務,專心修法,常一人行腳雲遊到西藏、不丹、尼泊爾及印度朝山及修行。尊者一生為佛教事業不遺餘力,將所得到的供養金均致力於放生、修法及佈施,並在西藏、尼泊爾、雪山地區、不丹及印度等地區興建三層樓以上高度及小形的舍利塔無數座及十八個閉關中心。無數西藏人及尼泊爾人對他萬分禮敬,堪稱事業、功德圓滿之上師。
甲札仁波切:『心依於法,法依於貧』。 希望看到如下真實故事的人都可以發心,真實的祈禱寧瑪巴偉大的覺悟者 - 104歲的甲札仁波切長久住世。『心依於法,法依於貧』這句話他真的做到了!又...捨棄今世,這句偉大的教言,他一生完美的做了實踐。他還教導了他最愛的弟子如是。 以下是甲札仁波切的真實故事:
故事之一:以前甲札上師他是西藏攝政王的國師,這在以前是最了不起的。他是熱振的上師,是熱振最信任的上師。可是,他放棄了這一切榮耀,獨自到了印度一個人不斷流浪。當時熱振不讓上師走。可是甲札仁波切一定要走,他還勸熱振離開西藏,不然就有危險。熱振不讓他走,因為他知道只有上師可以保護他。偉大的甲札上師在自己最有能力權勢的時候,毅然放下了這一切。那個年代動亂還沒開始,可是他很有預知力。熱振最後沒有聽上師的勸告,他死在拉薩的監獄。這段歷史真實明白的人不多。我的師父告訴我,其實熱振也是個修行的人,甲札上師傳法給過他。
故事二:甲札仁波切名氣大,很多人要去求法,以為大供養就可以讓他歡喜了。有位漢地的人就帶了一大包美金現鈔去,很恭敬的對他說:“上師,這是供養你的。” 仁波切說:“ 真的是給我的嗎? ” 漢人說:“是的”。仁波切又問:“ 你真的不後悔給我嗎? ” 漢人又肯定的說“ 是的。” 仁波切說:“ 那好吧,現在這些就是我的了。” 然後,馬上當著那個人的面,仁波切一把火燒掉了這所有的美金。那個人驚訝的說不出來話,臉上似乎浮現出後悔的表情。
故事三:甲札仁波切目前一直在閉關中,就是以前想見到他都很難,他也常居無定所。以前有個人為了見他就想辦法,那就是先給他身邊最近的人先搞好關系,於是就常送禮。總之,是希望對方可以引見仁波切。仁波切有天忽然知道了,身邊有個人收了人家的禮物。然後他絲毫不給情面的訓斥:“你是誰啊?你有什麽功德和能力去拿別人的禮物,你知道你要做多少功課磕多少大禮拜去還嗎?我看你還是去閉關吧,趕快去閉關。” 後來,那個仁波切身邊很近的人馬上就去閉了好幾年的關。
故事四:甲札仁波切自己沒有儲蓄,他只有一個鐵盒子,上面有一個口, 他每年把別人的錢供養全部放入這個盒子。然後,每年又都全部拿出來,全部放生放掉。
故事五:現在仁波切不見人了,也不收弟子了。以前,誰想拜他做上師,如果有緣他收,那首個條件,就是你先立即就去閉關三年。等三年後出來再看,是否有什麽適合你學。可能有的人三年後還不可以,所以仁波切不會傳他什麽法的。仁波切非常不輕易傳法。雖然他是當今擁有各種法的傳承最多的人,有很多失傳的法,唯獨在他那還有。他絕對只會把這些法傳給他最認定的,很個別的真正法子。有些見過他的人,會說是他的傳法弟子,其實並不然。
那些可以從書上所看到的古代捨世修行者的樣子到底是怎麽樣呢?如果這樣的完美行者現在還有,那毫無疑問,最好的典範就是甲札仁波切了。
頂禮甲札仁波切!
祈願仁波切法體安康,長久住世!
※ 文:感恩 藏傳佛教寧瑪傳承及師兄 分享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 蔣揚欽哲尊者於示寂前,對其侍者說:「一個人臨終前的遺言應如敏卓林寺的偉大成就者德達林巴一樣啊!」 侍者好奇的問:「那是怎樣呢?」))) 
今天,3月22日( 藏曆2月2日| The parinirvana anniversary of Terdak Lingpa ),為敏卓林開山祖師之涅槃紀念日。願吾等不負傳承上師之法教!
.......
蔣揚欽哲旺波尊者即使身處閒暇時刻,亦時於左手執拿念珠,持誦著各種不同的咒語。尊者於示寂前,對其侍者說:「一個人臨終前的遺言應如敏卓林寺的偉大成就者 德達林巴一樣啊!」侍者好奇的問:「那是怎樣呢?」
尊者遂念誦出德達林巴尊者之【 現聲覺三者頌 ( 囊 札 離 順 瑪 ) 】:
現聲覺三尊咒法身性
( 囊札離順臘雅卻歸昂)
身與本智遊戲極廣大 
(固檔也謝若霸蔣類霸)
偉大深密瑜伽實修中
(灑桑納就千波娘練喇)
無別願於意明點一味  
(業梅圖記替雷若記秀)
然而蔣揚欽哲旺波尊者於持念最後壹句偈語後,即將其念珠收置於合適之處,爾後將背挺直,隨即示現涅槃了!
(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post/11893813 )
.........
(( 敏卓林─說過話的蓮師唐卡 ))
由達瑪師利尊者所繪之蓮師唐卡向以具大加持力馳名。
此蓮師唐卡曾於德達林巴尊者圓滿蓮師神變舞的儀典後,於德達林巴尊者返回其寢宮時,唐卡中的蓮師開口向德達林巴尊者說:「兒子,你累了嗎?」(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post/32153980?m=on)
..........
德達林巴尊者(大譯師羅千毘盧遮那之「語」化身-大持明德達林巴,又名貝瑪格旺究美多傑。)其於六十九歲甲午年,自正月開始,即示現了輕微的病相,特別是在正月二十五日,向叔伯父輩交授付託教誨以後,諸多弟子為了能夠長久恭敬承事他,而不時集聚為其修法祝禱。此際,總能清楚聽到西處的門牆外,不時傳來諸多天樂之音,也有極微妙的香氣飄逸佛堂門外,人人都嗅聞於心。
到了二月初二這一天,德達林巴尊者說:「我向東行走七步。」;隨即,即在斯處結跏趺坐,而說偈曰:『見聞三部佛法身自在,身與智慧遊戲無邊際, 向所修習身密大瑜伽,無分別意願能證一味。』
尊者宣說如是最後教示,云:「空行來接我了!」
爾後,以搖鼓持鈴之姿,雙眼遙望虛空,於剎那間示現極稀有的神變,前往蓮師之烏金淨土。
尊者的主要弟子,依蓮師巖傳授記所說:
「 具足誓句弟子等 大長者之父子輩
得十地者主與眷 能作他利三十五
能作自利八百人 法之聯繫者三千
祝願聯繫者五萬 業之聯繫六十七
持傘伺候者七人 三大人權力弘揚」. 
而如此授記。
(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post/11894071)
⊙photo story | 三百多年前 ,戴著晶鏡的德達林巴尊者,由其唯一心子‧達瑪師利尊者親繪 |Terdak Lingpa
.........
Today is ( 22nd .March.Sunday | Lunar calendar 2nd .Feb ) the parinirvana anniversary of Terdak Lingpa .
Terdak Lingpa ( Mindroling Terchen Gyurme Dorje |1646-1714) was a great terton and
he founder of Mindroling Monastery . 
His father was Sangdak Trinle Lhundrup (1611-1662) and his mother was Yangchen Drolma. He was born on the tenth day of the second month of the Fire Dog year. Together with his brother Lochen Dharmashri , h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Nyingma Mama , bringing together the Rong lineage of Central Tibet and the Kham lineage of Eastern Tibet .
The two brothers also compiled the terma collection known as the
Dojo Bumzang , which was a precursor of the Rinchen Tetdzo .
Terdak Lingpa established Mindroling Monastery in 1676 .
Terdak Libgpa 's final words which were quoted by Jamyang Khyentsr Wangpo at the moment of his own parinirvsna were :
May appearance, sound and awareness in the state of
deity,mantra and dharmakāya,
Merge boundlessly as the display of kāyas and wisdoms,
In the profound and secret practice of the Great Yoga,
And may they be of one taste, indivisible with the tiklé of the wisdom mind.
[nang drak rik sum lha ngak chökü ngangku dang yeshe rolpar jamlepézabsang naljor chenpö nyamlen layermé tuk kyi tikler ro chik shok]
.............
((Mindrolling - Thangka of Speaking Padmasambhava)) 
In Mindroling Monastery has a famous hangka that is just outside the main shrine room and has a famous story to it.
One day , After Tredak Lingpa finished the ritual dance of the manifestation of Guru Rinpoche and went to his room, during that time the thangka spoke –‘’Son, are you tire ?”
⊙Take a look the thangka of Speaking Padmasambhava| http://khenchen.pixnet.net/blog/post/32153980?m=on
The EasternSun Official Blog
─祝福您歡喜清心‧平安喜樂


2014年11月13日 星期四

宗薩欽哲仁波切:“爲什麽事情會發展至此?因爲你的動機不是要讓你如同泥水般的心變得澄淨冷靜。我們的動機是要使心靈變得澄淨,這點很重要。就如薩惹哈所說:「要如何處理這灘泥水?不要攪拌,不要動它。」你就只要不動它。”
(薩惹哈尊者不僅是佛教偉大的成就者龍樹菩薩的老師,也是噶舉遠傳承的源頭(近傳承源頭為帝洛巴),金剛總持之下就是薩惹哈,是大手印教法的源頭,也是著名的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薩惹哈」本意是「弓箭手」,傳世唐卡中,他都手握一枝箭,象徵「穿透二元之心的覺性」,也喻示他的妻子暨上師是「箭工之女」。他本是印度婆羅門,卻修習佛法,而於大手印法暨密續法得甚深成就,以不可思議的神通自在聞名於世,據信是大手印和密續「勝樂金剛」傳承的雙料祖師、兩大傳承的第一位傳人。
就史實而言,薩惹哈尊者是第八至九世紀期間,印度那瀾陀大學的名師,龍樹菩薩等大師都是門下弟子;也是著名的詩人,常以優美的詩歌形式,教導大手印實修口訣,這就是流傳後世的《道歌總集》,又稱「金剛歌三部」,分成「國王之歌」、「王后之歌」、「庶民之歌」三部分,各有上百首偈頌,直指心性的大手印口訣,藉由道歌形式,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修行人,證悟自心,得到解脫的機會。)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According to many prophecies recorded in the Terma teaching of Nyingmapa, the first Terton Gyalse Dechen Lingpa from the hidden land Pemaköd is the reincarnation of Acharya Yeshé Yang and Langdro Lotsawa Könchok Jungné, two of the twenty-five disciples of Guru Rinpoche. The first Gyalse Dechen Lingpa is the elder son of Gampopa Tulku Orgyen Drondül Lingpa, the great Terton Gampo Dodrje, whom followed Guru Rinpoche's secret instructions to open the holy hidden land Pemaköd and became the Dharma King of this sacred place. As the elder Dharma prince, Gyalse Dechen Lingpa discovered many Terma teachings and objects.

Particularly, from the caves of the five Buddha-families, the long-life cave of central Buddha family, the Hayagriva cave, the nine-heads Garuda cave, the Samye Chimbu of Tibet and also from many other holy places, he found the Guru Rinpoche's sky-iron Vajra, the moon-wheel Chintamani vase of Amitayu sealed by letter Ah, all the the Guru Rinpoche fingerprints, the seven reincarnated Brahman's "Vima heart-drop" relic, the two Padmasambhava statues of 『且麻阿中』 ???equal to Guru Rinpoche's blessing in person, the Samantabhadra wish fulfilling jewel, and many treasures and sacred objects. Also Gyalse Dechen Lingpa revealed many Terma teachings, included the unity of Guru Rinpoche and longevity achievement of "Rigdzin heart-drop, the thousand arms Avalokiteśvara wish fulfilling achievement of all generation stage, completion stage and Dzogchen teachings; in short, those Terma teachings contains the Guru Rinpoche Siddhi, the Dzogchen instruction and the mind siddhi, which a great Terton should completely reveal.

Also the Gaylse Dechen Lingpa's second reincarnation, Gyurme Nyedon Tenzin, and the third reincarnathin, Kunzang Thekchok Gyatso, are the perfectly realized Mahasiddha. In 1962, the third Gaylse Dechen Lingpa was recognized to be the Dharma prine (Gaylse Tulku) of Pemaköd by His Holiness Dudjom Rinpoche during the perfection of the Nyingma Kama empowerment, the root oral lineage of Nyingmapa, given by His Holiness himself in Kalimpong, India.

And Gaylse Tulku Rinpoche's brother also recognized by Dudjom Rinpoche to be the Dakpo Tulku, Gampopa Orgyen Drondül Lingpa, the Dharma King of Pemaköd.

In 1965, the third Gyalse Tulku Rinpoche was sent to Mindrolling Monastery in North India, and began to study the classical Tibetan grammar, dorma making, Vajra dance, chanting, astrology, poetry and all subjects of Buddhist philosophy. After completed his study in Mindrolling, Rinpoche went to Sikkim to follow the great Khempo??? for years to do further advenced study on all Sutra and Tantra texts. Meanwhile from 1978 to 1988, Gyalse Tulku Rinpoche served as the head Khenpo (Prof.) in Mindrolling Monastery India, teaching those subject from grammar to the Tripitaka and Tantra philosophy to monks of different levels.

Since their childhood, Gyalse Tulku Rinpoche and his brother Dakpo Tulku Rinpoche had received all the new and old tantra transmission from all the lineage holders of this generation.

From Dudjom Rinpoche, Rinpoche received, the long oral lineage of Nyingma Kama and the 1st, 2nd Dudjom Lingpa 's Terma. From Nyingma's throne holder Mindrolling Trichen, Rinpoche reveived the Minling Dorsam and Guhyagarbha Mayajala Tantra's explanation and secret instructions. From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Gyalse Tulku Rinpoche received the complete treasure lineage of "Rinchen Terdzod", Nyingm Kama, six collections of Jatsun Nyingpo, Chokling Tersar, collections of Lonchenpa, Dilgo Khyentse Rinpoche's mind terma collections, Rongzom Mahapandita colletions, Patrul Rinpoche collections, Mipham Rinpoche collections, Dzogchen lineage "Nyintik Yabshi", Shechen Gyaltsab collections, "Yeshe Lama" instrustion, Patrul Rinpoche "Tsik Sum Né Dek" and so on.

From Dodrupchen Rinpoche, the supreme holder of the nyingtik lineage, Gyalse Tulku Rinpoche received Jigme Lingpa collection and the two chapters of Terma root texts, four collections of Longchenpa oral transmission, 3rd Docrupchen collection, Apong Terton Orgyen Trinlé Lingpa collection, "pointing out the Rigpa secret instruction". From Daklung Tsetrul Rinpoche, Rinpoche received the complete Northern Treasure Terma, and again the Nyingma Kama and Rinchen Terdzod. From Trushik Rinpoche, Rinpoche received the complete collections of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Terma, Dam Ngak dzod and longchen Nyingtik root texts.

Also, from Tulku Orgyen Rinoche, Drikung Choeje Togden Rinpoche, Yangton Rinpoche and Nyoshul Khenpo, Gyalse Rinpoche received the Palyul Terma Namchok, Nyima Gyubum, the 100 Dharma of Chöd practice, and especially the Khenpo Ngawang Palzang 's extremely secret teaching on Dzogchen Trekcho Togal practice.

Rinpoche is wildly respected by all the high Lamas from four schools. Recently in Nepal the Maratika cave, the Guru Padmasambhava and Amitayu longevity sacred place, Rinpoche just completed a retreat.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 – 於不丹之禪修閉關聖地介紹
此聖地禪修處,之前稱為頂喜甘露卅。之後賈扎法王另外取名為寶藏啓門卅。現在我們稱此聖地為頂喜寶藏啓門卅。為蓮師及金剛亥母埾地。聖地主人是果莫天母,竹巴噶舉主要的護法神。聖地有法報化三身的莊嚴,這介紹文為菩薩旺度多傑林巴心子第三世轉世祖古措林楚清具巴所寫下的介紹文,內容為他入定時所見。埾地外圍有雪山,如唸珠圍繞。此聖地如同在曼達盤最頂端,主要有2條河腕沿流過,對於修法所求之事,自然實現。所以稱為喜悦之頂。因為有蓮師所修的長壽水(無死甘露岩洞),高山的形狀如同國王坐在皇座上,有三座山峯,表示三解脫門。四週森林為藥材樹。許多果樹,杉樹,為煙供用樹材。聖地髙山右側晼沿的路,有如哈達圍繞。左邊像獅子跳躣狀,前方高山像雙手相握,兩條河前面交流,如同獻供水般。春夏開滿各種花果,如同花園般的美麗。後面山如同經書重曡的樣子,如同甚深伏藏典藉的寶庫。蓮師留下很多手印與腳印鞋印在長壽鳥的岩洞。從山頂往遠處看,可以看到壇城的形狀,看弟子的勝解之心,壇城各有不同。從石壁上可以看到天然形成密勒曰巴的影像,天然形成吽字及各種咒語字,還有天然發出的吽聲。凡是看到,聽到,有強烈信心並且種下解脫種子。在此禪修易達到證悟並且清除四種蓋障,得四喜證悟。喝甘露水,易洗淸煩惱污穢,生出強烈信心。
無死甘露水一滴滴流出,不多也不少,也不會停止。週圍有13個天然形成岩洞,代表修行13地。來到此處,只要看到聖地,內心自然產生出離心,對法的歡喜,禪定覺受提升,內心產生寧靜喜悅,僅只踩到聖地,都具有很大功效。所以此地是化身浄土。如果內心清淨者,聖地本身自顯五種佛智的刹土,也是五方佛國度。
四大種地水火風,就是四方佛的佛母,大種清淨是文武百尊。清淨大種是咒語,脈清淨是勇士空行母。在一粒塵土就有如同萬萭億億數量的國度。總之二利(自利他利)自然形成,三身自成殊勝聖地。這是成就者入定所見所做的開示。
普傑工匠打造聖地蓮師佛像,他曾親見蓮師在不丹「弄久寺」,所以他所打造蓮師佛像與蓮師一樣。在寺廟裏有一個阿尼,瑪尼卓瑪。每一年7月辦八關齋戒。阿尼誦唱六字名咒很有名。而且她所唱的調子是蓮師在「達那部夏湖」出生時,空行母唱誦蓮師心咒的調子。在八十年代時,在八關齋戒法會時,當阿尼圓滿唱誦六字大名咒,蓮師佛像流下眼淚。在一星期左右,阿尼就過逝。所以可以知道此尊蓮師佛像是很殊勝並且可以以預知未來。有一次佛堂大火,一位村民跑進去抱出蓮師佛像。之後村民多人都無法抱起這佛像放回寺廟。可以見是當時蓮師的神奇力量來幫助了村民。聖地閉關中心蓮師佛像是非常殊勝的.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鄔金仁波切談第三世蒋扬钦哲突登却吉嘉措

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確吉羅卓(秋吉罗卓)仁波切六十五歲時,當天晚上天空出現如太陽般的強光,地上微微的震動;當時他在住處,身坐直,手結旗克印,面向西藏,手指天,口唸「啊!啊!」示現涅槃。

圓寂之後,有三位轉世,其中經薩迦法王和頂果欽哲仁波切認證的就是突登卻吉嘉措,現在的宗薩仁波切。
薩迦法王受託尋找轉世,尋到之後保密了七年,並說:「在這三位轉世中,若認證敦珠法王長子董謝聽列仁波切的長子為宗薩寺確吉羅卓仁波切的轉世的話,對眾生和佛法會有最大的利益。」
在薩迦法王未認證之前的二年,聽列仁波切曾帶他的兒子到菩提迦耶朝聖。當時頂果法王也在菩提迦耶,曾對羅卓仁波切的侍者札西南嘉說:「這就是確吉羅卓仁波切的轉世。」侍者問:「要是薩迦法王認證另一位怎麼辦?」頂果法王回答:「如果薩迦法王有神通的話,就只會認證他。」

宗薩仁波切七歲時,頂果法王在鍚金的寺廟,為他舉行坐床典禮,並擇吉日給予他無死度母心髓長壽灌頂;還教導他藏文字母gha、ga、kha、nga等,自 此以後,在頂果法王座下接受上千灌頂。坐床之後,我本人(鄔金仁波切)曾陪同宗薩仁波切到達蘭薩拉面見观音上师,最主要是去接受皈依戒和接受法名。當時观 音上师送給他一尊佛像及一件衣服,並為他取名為突登卻吉嘉措;對他說道:「你前世是一位學理淵博通達的成就者,這一世也必須和前世一樣。」

宗薩仁波切從薩迦法王座下接受道果傳承教法及續部全集的所有教法的灌頂,可以說薩迦派的灌頂在法王座下都已完全獲得。

截至目前為止,宗薩仁波切共親近了五十位上師,在其座下接受灌頂。雖然不像第一世蔣揚欽哲旺波接受七百大冊的教法,但是在當今所有轉世的上師中,他已算是接受最多教法的一位。

他的第一位指導老師是羅卓仁波切的事業金剛確滇。確滇在指導宗薩仁波切的期間,身體無任何病痛,有天晚上自然入睡,隔天早上就圓寂了。第二位老師為上一世 的一位出家眾弟子蘇渣,他是一位很好的僧侶。第三位老師是鄔金仁波切寺廟(秋林寺)的一位喇嘛,他負責教導唸誦讀寫。之後為,烏金喇嘛和香竇貢噶(前一世 的弟子,也是一位很好的上師)。

薩迦佛學院一成立,宗薩仁波切就在堪布阿貝的座下研讀經論約七年之久。他的學習無人能比,尤其善於辯論。至於閉關的修持,六個月的關共閉了四次,三個月的 關約六、七次,為弟子灌頂,第一次是在不丹給予敦珠新岩藏的灌頂,總共有一萬五千人受灌,為時一個多月。又在不同的時刻傳了一次,共給了二次敦珠新岩藏教 法的灌頂。另外在比爾給了秋吉林巴新岩藏寶藏教法的灌頂。在西康宗薩寺給了教法全集及前世仁波切的教法和灌頂。至於其他國家給了什麼灌頂我不是很清楚。

我和宗薩仁波切非常的熟,也很了解他的個性。他總把最不好的表現給別人看,但一個人獨處時,最好的部分就完全展現出來,這就是他獨特的個性。他做別人沒有 做的事,在世間法上,絕不依傳統、反傳統,創造自己的風格。但仔細觀察現今世上,法上應怎麼做就那麼作,真正如法去做的就是宗薩仁波切了。

平常他都說他不會卜卦,但其實所有的事情,他是完全了知的;關於這一點我是很清楚知道的。有時候他會說,在那個時候我就是這麼想的,由此可以確定他對於情 況是了知的。還有前二世的欽哲仁波切都是修持大威德忿怒文殊有成就的,因此這一世也必定有極大的慈悲和力量;但是他總說自己沒有任何的能力和力量。他說: 「我的功德主們經濟情況愈來愈不好,不管我修多少法,他們的情況都是每況愈下。」

實際上,他和其他人是不同的。看他所行的事業就知道他都是在弘揚護持佛法的。他護持西藏及印度的宗薩佛學院,還有西藏閉關關房的費用。在印度、不丹也有他 護持閉關的行者;可見他的確有能力護持弘揚佛法事業的。他絕對不會浪費他自己的時間,只要一有時間,他馬上修法或舉行大法會,他所做的事,絕對是有利於佛 陀教法的講說和修行。有時候他會說該有一部好車子,可是他又說這在因果上是不容許的,因此而作罷。嘴巴去講這是合法不合法是容易的,人人會講,但是像這樣 真正去想這是合法不合法的人,卻是非常的少。

如此觀察他隱密的作為時,可以發現他許多特殊不共的地方。如果你愈觀察宗薩仁波切,你會愈覺得他好;但是你若不觀察他,你會覺得他是一個瘋子。

寧瑪巴曾在菩提迦耶舉行一次會議,會議中有幾位轉世仁波切建議成立一個團體,並應迎請宗薩仁波切參加。當時有位祖古提到宗薩仁波切是薩迦巴,絕不能讓他加 入。宗薩仁波切聽了之後,表示非常的高興,且從沒有這麼高興過。那一年會議結束後,寧瑪巴在菩提迦耶舉行大法會時,宗薩仁波切決定把他在菩提迦耶原預定蓋 薩迦寺的一塊很大的土地獻給了寧瑪巴。他所做的事就像這樣–在薩迦巴說宗薩仁波切是寧瑪巴,在寧瑪巴說他是薩迦巴–他卻很高興。
在眾人中,我算是最了解他的。他有時會叫我到他身旁,然後說了好多好多的話;但我知道他講的都不是實情。我坐那兒是要看他做什麼事情,而不是聽他說些什麼事情。

不管第一世、第二世或這一世的宗薩仁波切都是不分教派的上師。在教派上絕不會有偏失、偏頗的。對人種他也沒有分別。但是如有西藏人在場時,他定說西藏人不 好;有不丹人時,則說不丹人不好;他在東方人面前會說歐美人的頭髮、體態等多麼的優美;到歐美國家則說東方是個非常美的地方,佛法非常的興盛,你們就像猴 子一樣。
他雖年已過四十,但是習性還是和小時候一樣,根本沒有改變過。八歲時作的表情,現在還是這樣,所以我相信他一定會非常長壽的。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鴉面瑪哈嘎拉

  鴉面瑪哈嘎拉為勝樂護法,又名慈烏大黑為竹巴嘎舉所修,為四面大黑天之眷屬,不丹國王戴的皇冠上是一個鳥頭,這是不丹的國鳥,也就是王室的守護神鴉面瑪哈嘎拉護法。
  佛住世時,一次濕婆神向釋迦牟尼佛請求賜予上樂金剛的灌頂,儀式中,濕婆神之子(瑪哈嘎拉)的花落於東城門中,此乃為卡卡瑪空行母(或稱鴉面空行母)之所在,而鴉面及身俱翅膀之瑪哈嘎拉(或稱事業瑪哈嘎拉)乃為上樂金剛東城門中瑪哈嘎拉之事業化現,其右手持彎刀,為切毀敵人的心之意(此指專造障礙於佛法之邪魔),左手握充滿血之嘎巴拉,是為飲盡諸魔之血,切除三毒之意,鴉面瑪哈嘎拉另有身、口、意三種不同之化現,其示行瑪哈嘎拉之一切事業,行者由鴉面瑪哈嘎拉處可迅速得獲加持,鴉面瑪哈嘎拉特別降服不相信佛法及對佛法製造障礙之眾。
  事業瑪哈嘎拉(鴉面瑪哈嘎拉)之聖地,位於南印度的銅山,西藏喜瑪拉雅山區的拉奇雪山(長壽五佛母之聖地)以及其他二十八個聖地。
鴉面瑪哈嘎拉

  鴉面瑪哈嘎拉為勝樂護法,又名慈烏大黑為竹巴嘎舉所修,為四面大黑天之眷屬,不丹國王戴的皇冠上是一個鳥頭,這是不丹的國鳥,也就是王室的守護神鴉面瑪哈嘎拉護法。
  佛住世時,一次濕婆神向釋迦牟尼佛請求賜予上樂金剛的灌頂,儀式中,濕婆神之子(瑪哈嘎拉)的花落於東城門中,此乃為卡卡瑪空行母(或稱鴉面空行母)之所在,而鴉面及身俱翅膀之瑪哈嘎拉(或稱事業瑪哈嘎拉)乃為上樂金剛東城門中瑪哈嘎拉之事業化現,其右手持彎刀,為切毀敵人的心之意(此指專造障礙於佛法之邪魔),左手握充滿血之嘎巴拉,是為飲盡諸魔之血,切除三毒之意,鴉面瑪哈嘎拉另有身、口、意三種不同之化現,其示行瑪哈嘎拉之一切事業,行者由鴉面瑪哈嘎拉處可迅速得獲加持,鴉面瑪哈嘎拉特別降服不相信佛法及對佛法製造障礙之眾。
  事業瑪哈嘎拉(鴉面瑪哈嘎拉)之聖地,位於南印度的銅山,西藏喜瑪拉雅山區的拉奇雪山(長壽五佛母之聖地)以及其他二十八個聖地。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甲巴梅念

  「甲巴梅念」是竹巴噶舉的不共護法,屬事業護法。「甲巴」是藏音,漢譯為強盜之意。「梅念」則漢譯為持火者。
  竹巴傳承不共特別大護法「甲巴梅念」其父母均為非人, 誕生時全身紅色束髮憤怒相,大悲觀音預知其將傷害無數眾生, 觀音化現為馬頭明王尊降伏度化甲巴梅念,並給予三昧耶戒教示其不能傷害眾生,其再忿怒馬頭明王尊前誓願將大力護持佛法及守護慈悲行者。現屬馬頭明王「意」的化身。蓮花生大士於尼泊爾普巴聖地「楊利雪」啟建普巴壇城時,召請一切護法前來受法,甲巴梅念於當時更證菩薩之果位,蓮師賜予其「普巴宋偉謝以給波」大護法勝名。
  大護法在三十三天忉利天統領天神戰勝阿修羅軍時之勝名為「嘎波札哈給波」。而化身於地獄度化極苦眾生,其名為「索大瑪波」。在西藏保護佛法其名為「阿瑟瑪波」。在不丹王國護持竹巴噶舉傳承其勝名為「甲巴梅念」。
  竹巴傳承不共特別大護法「甲巴梅念」,是一切護法中加持力最快速威猛勝尊。修佛習密行者誠敬對其獻供,任何障礙必得大護法非常快速為您解難,尤其佛法修行之障阻及世間法事業衰敗不振、身心染患疾苦和邪神精鬼魔障、緊急之惡緣障難均能得大護法之大力庇護與眷顧,不受一切冤敵、惡緣災障傷害,功德利益不可思量。

2012年9月24日 星期一



巖取寶藏
敦珠法王(敦珠二世--尊者 智者耶喜多傑)自幼即常出現各種不可思議之境界,並生起開取巖庫之願,他能親見蓮師、伊喜措嘉佛母、諸空行等,亦常親見龍欽巴祖師及諸成就祖師們;五歲開始取藏,於十三歲時,面見蓮師雙尊,獲得「上師」之巖取寶庫,及「智慧空行母」授以伏藏寶卷,敦珠法王均將其一一取出。
敦珠法王亦得到了深奧伏藏的佛語,在無限淨相中,能明白無誤的了知伏藏之處,於因緣成熟時,順應眾生的根器逐一的取出蓮師巖藏的法要寶庫。
在其岩取之「敦珠新岩傳」法要時,於不丹蓮師秘密聖境「達倉」,則取出很多巖傳寶藏,如:普巴金剛續、海生心要、空行心要等。
尊者  智者耶喜多傑(敦珠二世)所取出的巖藏法:
(一)《海生心要》:以修習「上師:海生蓮師」之外、內、密、密密四層不同的法要。
(二)《利刃觸滅》:以修習「本尊:普巴金剛」之殊勝法要。
(三)《空行心要》:以修習「空行」之外、內、密、密密四層不同的法要。
(四)《金剛力士》:以修習咕嚕忿怒金剛之殊勝法要。
由於敦珠仁波切於修持上勇猛精進,於各聖地閉關或修持均示現種種成就之瑞相,於秘密勝境堪巴宗勤修 敦珠寧巴(敦珠一世)之巖取法時,證得「普巴金剛」本尊的成就,校訂了《普巴金剛四個直接排除的深意滅魔‧天成利鐵刃‧道次第圓滿》一書。於秘密勝境布達壽命洞修持長壽薈供時,令所供之長壽甘露沸騰,得到長壽的預兆,並親見了薄伽梵無量壽佛;在修持由其前世敦杜多傑伏藏師所巖取的正法咕嚕忿怒金剛(金剛力士)後,發掘出敦珠咕嚕忿怒金剛(金剛力士)的深意伏藏。在門隅巴昭達倉修普巴金剛時,天空出現各種彩虹,在彩虹中發掘出寬四指、一尺長的空行母標誌圖,內容為《祥瑞普巴金剛利刃觸滅》的伏藏法。另外,他還校訂了深意伏藏《蓮花生意明點》和《空行母意明點》等本尊三根本、上師、大圓滿法、觀世音等三種大伏藏正法的基本修法。在以本尊三根本為主的無數本尊的修行方面,經年累月的修行,獲得殊勝與共通的成就。
弘法事蹟
敦珠仁波切是唯一擁有所有寧瑪巴傳統中豐富傳承的人,同時亦是現世著名之最大巖取者、西藏佛教之最終教授「大圓滿」之權威導師。敦珠仁波切對西藏佛教四派之經論研究精闢,直入各傳承之中心智慧。
敦珠仁波切為現世蓮師之代表,是當今不少著名仁波切之上師。身為上師中之上師,他被西藏諸大德公認為印證心意自性的權威和最具加持力者。敦珠仁波切的主要弘法事業在於中藏,除繼續敏珠林之傳統外,更在楚岭、南藏之工布、普和等地建立寺院及弘法道場,並迅速地以修證之光芒、學問之卓越而名聞全藏。
敦珠法王每於西藏拉薩桑耶寺弘法時,當時達龍哲珠仁波切、楚西仁波切、多札仁波切、敏珠仁波切(當今敏珠法王的叔叔)等等西藏高僧均是敦珠法王座下的弟子,接受敦珠法王大寶伏藏、大圓滿、北伏藏的灌頂及教法傳授,而每次傳法,遠從各地前往領受教法的弟子,均達數萬人之多。
敦珠法王每於西藏、印度傳法時,不少大德如兩大寺院敏珠林及噶陀之喇嘛、戚操生紀多傑仁波切、速武仁波切等均前往受法,諸大德均具信於其證量。因此之故,其弟子之數目,多不勝數。
在預知西藏政變時,為了長遠考慮,他把數百卷函語所依,帶到聖地印度,使密宗前譯佛語的書籍和灌頂傳承命脈被保存了下來,僅此恩德是無法估量的。西藏事變,教主避地輾轉於印度尼泊爾間,法器法寶,損失不少;雪國重現黑洲,無可弘化。各教派於流亡期間,重要文獻、法本,流離失散,幾近斷絕,敦珠法王日以繼夜,重整各教派流失之法要,以仁波切對西藏佛教的精闢研究,及師承各教派所得之精華,此時,在重整各教派之法要時,如行雲流水般,從其心意中流瀉而出,當遇到無法編寫時,尊者所請示的不是「人」的對象,而是直接請示蓮師。
當西藏文化瀕臨毀滅之際,敦珠法王不只將寧瑪巴教傳的經論典彙整重印使之得以流傳,敦珠法王更緊急召集了楚西法王、達龍哲珠法王、敏林法王、貝諾法王、多竹千法王…等各法脈的法王,整年的時間,不斷的灌頂、傳法,將各法門不斷傳授予各法王,使各法脈的寺主,均得以再繼續將其法脈的傳承延續下來;更弘揚其取藏之「敦珠新巖傳」教法。他的教授,及著作在離開藏土的西藏社會中,成了推動文化復興的中心人物。他於印度及尼泊爾奠定了不少主要的修法中心,更大力推動位於薩爾勒的西藏深造學院中寧瑪系統的學習,他不斷傳出其巖傳法要及其他重要的灌頂與教授,包括了寧瑪卡瑪、寧瑪密續及巖傳寶庫。敦珠法王在種種違緣、障礙不斷的末法時期,猶如日、月般護持著法幢。
論著文獻
法王敦珠仁波切最馳名於世的是他的著述極其豐富、學理精確而透澈、見識博大精湛;並善於以詩歌、偈頌、華茂幽美之詞藻,將佛教之一切傳統、歷史、密乘法要、儀軌、以至如水晶般通明之「大圓滿」教授自然地顯露與展示。其他之著述如醫藥、星相、內明亦甚多,並撰寫了西藏的歷史。最風行者如「佛陀教法基礎」、「寧瑪教史」、「敦珠新巖藏」等二十五函,將其現世巖取之法要一一記錄。在二十五函中,敦珠仁波切特別收錄了戚操生紀多傑仁波切之兩份著作,認為是十分重要之著作,亦是唯一向外收錄之著作。敦珠仁波切另一項主要工作是鑑定、修正與編纂古代經典及現代的典籍,包括了寧瑪巴教傳派的全部典籍「寧瑪噶瑪」五十八函,與及敦珠寧巴所結集之典籍、論著與巖取法要等。全部共印行八十餘函,仍未印行者亦不少。其私人圖書館為藏土以外收藏寶貴手卷及典冊之最多者,所著之「寧瑪教史」至今仍為最具權威性之文獻,並已被譯成英文及漢文。很多寧瑪巴經典,以至孤本,如「蓮師廣傳」、寧瑪巴十萬續等,因敦珠仁波切將之收集、編纂並加以重印及弘揚而得以流傳後世,教傳之傳承亦因其恩德所致,得弘揚及延續至今。
利他事業
在利他事業方面,依照其上師的預言,做了十次《大寶伏藏》的灌頂、口傳;傳授三次貝瑪林巴的伏藏正法;多次傳授前世取藏的伏藏正法;傳授大藏經《甘珠爾》、《前譯密續十萬頌》的口傳和《八大法行》的大灌頂、嘎瑪林巴的《靜猛本尊》的附件及嘉聰取藏師的六卷函正法、前譯佛語的全部灌頂、口傳等,轉動了深奧的無數法輪。
敦珠仁波切傳「大圓滿--寧青唾初」之灌頂及法要十次;傳五大巖取者之一啤嗎寧巴之法要三次;敦珠寧巴之法要多次;傳「甘珠」、「寧瑪十萬續」、噶耶(「八大修部成就法」)及寧瑪巴教傳之整套灌頂與法要無數次;其後不斷傳出「敦珠新巖藏」內之巖取法要多次。此外,大力推動位於薩勒之「西藏深造學院」內寧瑪巴系統之研習。
因此之故,其弟子之數目,多不勝數。遠至西藏、不丹、印度、拉薩克、亞洲、北美洲、歐洲等地,均有其弟子。敦珠仁波切晚年曾計畫於尼泊爾為數名大喇嘛傳出教授,結果二萬至三萬弟子由世界各地聞風趕至,欲接受其教法。其後,敦珠仁波切因高齡、健康違和及應蓮師之授記:「鐵鳥升空,密法西渡。」,長期居留於西方。
轉輪事業
在事業轉輪方面,敦珠仁波切於「啤嗎谷」建立很多寺院,及兩所佛教學院(一所為出家者、另一所為在家居士的),並且於西藏工布地區重建塔道普朱哈康、附近建銅色山寺、於喇嘛寧建密法中心。離開西藏後,定居印度之噶林邦,建立另一座銅色德山寺、於楚啤嗎閉關中心、於大吉嶺建識朱寺、於奧利沙建多道立登領寺。敦珠仁波切其後定居尼泊爾之嘉德滿都,於大白塔附近建敦珠祖廟。
在貢布邊地,他恢復了調伏邊地的布曲寺,並在與此不遠的地方,新建銅洲吉祥殿所依和能依,新建密宗院即喇嘛林修行院,出現了很多賢哲自在。此外,印度的措貝瑪湖修行院、多傑林彩居寺、奧利薩杜德繞丹林密宗院、嘎幫銅色吉祥山和寺院,美國的耶謝寧波寺和烏金曲宗寺,法國的多傑寧波寺和烏金桑耶寺等,都是在他的親自安排及資助下保存和建立起來的。
其後,敦珠仁波切因高齡、健康違和及應蓮師之授記:「鐵鳥升空,密法西渡。」,長期居留於西方。於一九七二年,受索甲仁波切之邀請,訪問英國倫敦,其後敦珠仁波切在美國紐約建立「依喜寧波」弘法中心及「鄔金初宗」閉關中心;於法國巴黎建「多傑寧波」弘法中心,於博都建「鄔金桑耶楚寧」弘法及閉關中心等等。在敦珠仁波切的指導下,很多西方人修習較長之閉關法。
以蓮師授記:鐵鳥昇空,密法弘傳於世界;於是弘法目標,轉移國外,僕僕來往歐美二洲,並於歐洲之英國、比利時、希臘,各建立弘法中心一間,法國建立三間,美洲之北美合眾國,分地建立七間,以其高齡,不憚長途跋涉,其弘法利生之精神,極堪仰止,而其功德事業,說不能盡。
遠至西藏、不丹、印度、拉薩克、亞洲、北美洲、歐洲等地,均有其弟子。敦珠仁波切晚年曾計畫於尼泊爾為數名大喇嘛傳出教授,結果二萬至三萬弟子由世界各地聞風趕至,欲接受其教法。其後,敦珠仁波切因高齡、健康違和及應蓮師之授記:「鐵鳥升空,密法西渡。」,長期居留於西方。
家庭概況
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示現瑜珈士身,先後兩次成婚。首任妻子名詩丹圓尊,育有四男兩女。
大兒子聽列諾布仁波切,乃龍欽巴尊者及敦珠林巴之大兒子之化身,為寧瑪巴之大成就者及學者,亦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第三世及噶拉多傑仁波切之父親。
次子多拉久美卓之尼瑪仁波切,為花教之轉世活佛,亦是現今敦珠仁波切第三世之父親。

慈悲化身
雖然敦珠仁波切已為完全證悟之大師、持明,每天仍於太陽初升前修法;「於早上為所有皈依他的人祈禱;於黃昏為亡者修法。他不斷為曾見過他、听聞他、接触他、甚至想起他的人祈禱,加持他們得解脫。他盡量令各階層的人士接触他。所有曾接触他的人,都會被其熱誠、平實、幽默、寧靜、祥和、謙遜与慈悲所感染,並惊嘆於他的深邃之智慧、透澈之哲理、淵博之學識与見識。
示現涅槃
一代宗師之 敦珠仁波切,一如釋尊,縱已成就,亦以利益眾生而示現生死如幻、諸行無常,於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七日,在法國南部之博都閉關中心,入大般涅槃。法王現證虹光成就,將自己的應化身融入法身的清淨境界,法體縮小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現今法王的法體舍利供奉在法王在尼泊爾博達那大白塔附近的敦珠祖寺廟內。其安奉之舍利塔与寺廟之翻新工程,全部由依怙主戚操生紀多杰仁波切策劃。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紹雲法師講述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的事蹟】
  1. ※有點長請耐心看完.對您人生一定有幫助

  2. 117歲走路不沾地,手提400 斤,雲居山的地都是泥巴土,經常下雨,一般人走了一趟回來,鞋子自然沾了好多泥巴;可是老和尚的鞋子從來不見有泥巴。奇怪的是,當我們走在他後面,留心注意他走路時,明明是見到他的鞋子踩在泥巴土上;但是回來後,我們再看他的鞋子,就是沒有沾上半點泥巴。這其中的奧妙,我們至今還搞不清楚。


  3. 各位長老,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們:  
  4. 本人想藉著這次因緣,向香港佛教界人士簡略地介紹一下上虛下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的事蹟及其生活特點,希望以他老人家的種種嘉言懿行,作為我們後人學佛的榜樣。同時,也想藉此為紀念老和尚圓寂四十週年,獻上一片微薄的心意,以酬報他老人家對我的法乳之恩。由於本人修行很淺,佛法水平有限,若有錯誤或不到之處,還請諸方大德們慈悲指正。
  5. 我是於一九五六年八月,從安徽省含山縣到江西省永修縣雲居山真如寺,投靠虛雲老和尚求出家的。當年我十九歲,高中畢業後就離開家裡到雲居山去。其實,早在十六歲開始,我已瞞著家人給老和尚偷偷寫信,他老人家雖然是海內外知名的大德高僧,但每次都親自給我回信。見到老和尚後,他問我為何出家?我說是為了成佛。他老人家聽後很歡喜,隨即收我為徒,並親自為我剃度,取名宣德,號紹雲。當年冬月,即去南華寺受具足戒。然後返回雲居山常住,隨眾出坡。幾個月後,開始侍奉老和尚,白天則在常住上聽住持和尚海燈法師講經。
  6. 老和尚當年一百一十七歲,身高兩米多,雙手下垂過膝,雙目炯炯有神,晚上在煤油燈下看報紙的小字從不戴眼鏡。牙齒三十六隻,整整齊齊,沒有缺損,聽他說是九十歲後才再生的。他的聲音非常洪亮,有時在禪堂裡講開示,聲音一大,把禪堂裡的報鐘震動得嗡嗡作響。老和尚於一九五三年七月到雲居山時,山上滿目瓦礫,荒草遍地,只有三間破舊大寮和四個僧人。這是自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九日真如寺慘遭日本軍人炮火,殿堂樓閣毀壞殆盡後,所剩下的一片荒涼景況
  7.   
  8.   老和尚到雲居山後不數月,已來了五十多人,他們見了老和尚後都不肯離去。老和尚於是向政府申請重建雲居山,獲批准後隨即動工。為了生活上能自給自足,便開始開墾荒地,栽種莊稼。我五六年去的時候,已經開發了近一百畝水田地,六十多畝旱地;每年可收水稻六、七萬斤,紅薯和馬鈴薯七、八萬斤。
  9.   
  10.   後來,人愈來愈多,當時常住就規定,不允許沒有勞動力,不能生產的人掛單。到了五六年底,已住有一百二十多人,開墾荒地二百多畝,旱地一百多畝;每年可收水稻近十萬斤,各種雜糧十多萬斤,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了。
  11.   
  12.   當時,已是一百一十七歲高齡的老和尚,每天都要到建築場所和開荒的地方巡看,並親自指導,還要接待來自各方的人士。晚上六點到禪堂裡講開示,八點以後,開始翻閱來自各地的信件,信件有時一天多達百多封,他老人家都要一一過目。若是重要的函件,他便親筆回覆;若是一般書信,他說明意思,就由我們代覆。平常都要深夜十二點左右才休息,翌日凌晨兩點又起床打坐,直至打四板,即大約三點半,才起床洗臉。
  13.   
  14.   他不用牙刷牙膏,只用溫水漱一口水,然後吐在毛巾上,先洗雙眼,再洗整個面部。他說這樣洗,可防止眼疾,且能增加視力。洗過臉後,就到佛前禮拜,之後又回到床上打坐。那時,我們就開始上早殿了。早殿後稍為休息一會,聞打梆聲大眾就往齋堂過早堂了。
  15.   
  16.   當時,山上的生活很艱苦,開發的田地不多,收成的穀子也很少。因為紅薯粗生,收成較多,每年七月份開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都是吃紅薯的季節。而紅薯的葉子和枝幹,就是我們的小菜了,有時連蕃薯根和葉也沒有,就只有炒咸鹽,加進稀飯裡吃。每天過早堂吃的稀飯,只是一點點的米,混了多多的紅薯一起煮的。中午吃飯呢?雖然當時師傅們吃飯吃得很多,也只是隨便弄一點小菜,有青菜已算是很好的了。晚上,是沒有飯或面的,只有煮一些蕃薯或是馬鈴薯,放在齋堂裡面,要吃藥石的就自己去弄一點,但是吃的人很少。
  17.   
  18.   老和尚吃的稀飯和菜,都是由我們從大寮裡打的,跟大眾師傅們吃的一樣。如果沒有客人的話,他從不多加一道菜。他老人家那種節儉簡樸的生活,我們現在想起,還記憶猶新。
  19.     雲居山地勢很高,海拔一千一百多米。冬天氣候很冷,低至零下十七、八度。收藏在地窖裡的紅薯,經不起寒冷的空氣,皮都發黑了,煮熟後吃起來很苦的。
  20.    有一次,我和齊賢師一起在老和尚那裡吃稀飯,吃到了那種又苦又澀的紅薯皮,便揀出來放在桌邊上。老和尚看到時默不作聲,待吃過稀飯後,他老人家卻一聲不響地把那些紅薯皮撿起來都吃掉了。當時我們倆目睹那情景,心裡感到很慚愧、很難過。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不吃紅薯皮了。
  21.    事後,我們問他說:「您老人家都這麼大年紀了,而那些紅薯皮好苦啊!你怎麼還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嘆了一口氣,對我們說:「這是糧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蹋呀。」
  22.    又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務處處長張建明先生,到山上來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自己加了幾道菜,請他吃午飯。張處長始終是個在家人,不懂得惜福。當他在吃飯時,掉了好幾粒米飯在地上,老和尚看見了也不說話。等吃完飯後,他才自己彎下腰來,一粒粒地把那些米飯從地上撿起來,放進口裡吃下去。使得那位張處長面紅耳赤,很不自在。他一再勸老和尚說:「老和尚,那些米飯已掉在地上弄髒了,不能吃了。」老和尚說:「不要緊啊!這些都是糧食,一粒也不能糟蹋的。」處長又說:「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老和尚答:「就是這樣,我已經很好了。」
  23. 老和尚的身體很好,早上除了吃兩碗稀飯外,有時還會吃一點馬鈴薯。中午吃兩大碗米飯。晚上有時吃一小碗麵條,或者吃一點稀飯。聽他說:他晚上開始吃藥石,是從雲門事件發生後才開始的,在此以前,他老人家一直都是過午不食的
  24.    他的牙齒特別好,記得有一次,有個居士送了一些炒熟的蠶豆上山。老和尚看到我們在吃,他也要吃。我們說:「這東西很硬的,你老人家牙齒行嗎?」他一言不發,拿起蠶豆就吃起來了,吃得比我們還要快,我們甚感意外。
  25.    他老人家是很節儉惜福的,他睡的草蓆破了,要我們幫他用布補好。不久後,在同一個地方又破了,實在補無可補。我們就對他說想把草蓆拿到常住去換一張新的。那時,一張草蓆只不過是兩塊人民幣左右,不料他老人家聽後,便大聲地罵:「好大的福氣啊!要享受常住上一張新蓆子。」我們都不敢作聲了。
  26.    無論是冬天或夏天,他老人家都只是穿著一件爛衲襖,即是一件補了又補的長衫(禪和子們叫它做百衲衣)。冬天就在裡面加一件棉衣,夏天裡面只穿一件單褂子而已。
  27.    老和尚時常開示我們:「修慧必須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意思是修慧參禪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頭。如果想參禪用功,但是路頭摸不清楚,對參禪的道理未能領會,那麼工夫便很難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說:「修行無別修,貴在識路頭;路頭識得了,生死一齊休。」至於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裡有錢來培福呢。其實「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緣。他經常訓誡我們年青的一代說:「你們要惜福啊!你們現在能遇到佛法,到我這裡來修行,可能是過去世栽培了一點福報。但是你們若不惜福,把福報享盡了,就會變成一個沒有福報的人。猶如你過去做生意賺了錢,存放在銀行裡。如果現在不再勤奮工作賺錢,只顧享受,把銀行的儲蓄全部花光了,那麼再下去便要負債了。」
  28.    所以老和尚對我們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出家人福報太大了,生活上,衣、食、住、行各方面比過去不知道充裕了多少倍。因而,我們在這個福報當中,要更加注意惜福。有福德的人,修行起來也會比較順利。如果沒有福德,無論修那一種法門,都會有種種的障礙。
  29. 老和尚曾經對我們說:他在每年的臘月三十才剃一次頭,三十晚上才洗一次腳。所以在相片上,看到他的頭髮和鬍鬚都是很長的,就是這個原因。但自從五二年以後,他每兩個月、或許有時一個月便剃一次頭,洗一次腳。他的眉毛很奇特,在眉尾長了幾根長毛,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已長了六、七吋長,垂至下顎。有時他感到洗臉吃飯礙事,便一手把它拔掉,但不久後,它又長出來了。當時,我們把他的頭髮和長眉毛都收藏起來,直至文化大革命才被抄走。

  30.    他又說自己終生不洗澡。那如果是在大熱天,出汗了又怎麼辦呢?在大熱天有時他也會淌汗,但是每次都要我們一再催促,好幾天才肯勉強更換一次衣服,奇怪的是他換下來的衣服,一點汗臭味也沒有。尤其是他穿的布襪子,經常半個月或一個月才換一次,也沒有一點臭味。他老人家的行持是與眾不同的。
  31.    雖然,老和尚已有一百一十多歲的高齡,但是他的氣力卻是無法測量的。曾跟隨老和尚在雲門寺同住的師傅說,有一次他們在雲門開荒,有一塊大石頭,好幾個人都搬不動;後來老和尚來到,叫他們都走開,獨自一人就把那塊大石頭搬到很遠的地方去了。
  32.    五七年下半年有一天,我剛好從外面回來,見到老和尚雙手提著兩大捆木柴向大寮方向走,便問:「老和尚呀,您老人家怎麼到這裡來搬木柴呢?」經我一問,他就把木柴放下,回寮房去了。我便到大寮找那位負責砍木柴的自性師,把剛才的情景告訴他,他很驚訝地說:「我砍了三大捆木柴,自己扛了一捆回大寮去。還留下兩大捆在茅蓬西面的路邊上,因為太重了,我連一捆也扛不起來,老和尚怎麼有那麼大的力氣,兩大捆一起提起呢!」後來我幫他把那一捆扛起一秤,一捆就有二百多斤重。所以老和尚的氣力是沒法測量的。修行的人,環境愈是艱苦,道心愈是堅固。老和尚常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33.    當時,雲居山的生活非常清苦,工作勞動量很大,很緊張。除了耕種、蓋廟、建房子,以及日常的坐香、上殿外,師傅們每天還要劃定很大面積的荒地來開墾,若果白天不能完成,天黑了還得繼續幹,直至把目標完成為止。
  34.    有時有東西要運上山,在有月亮的晚上,坐完養息香及四支香後,還要到山下三十里路去擔。回來休息不到兩個小時,又要上早殿了。早殿、早堂過後,早板香只坐半小時,又要打板出坡了。所以那時的生活是很緊張、很忙碌的,但是師傅們的道心都非常堅定。
  35.    此外,晚上還要每兩人一班,每班兩個小時來輪流看守著稻田,防止野豬來犯。因為那時山上的野豬、老虎很多。當穀子開花後,快成熟時,野豬就聯群結隊的來了。只要有一隻野豬叫,其它幾十隻野豬就聞聲而至,大肆吞噬稻田裡的穀子支桿,如是一大片稻田一下子就沒有了。
  36.    老和尚年紀雖然那麼大了,還是堅持要參加我們晚上看守稻田的輪班工作。當時海燈法師在山上當住持,他看到老和尚都這樣辛苦,於是也來參與大眾輪班看野豬的工作了。
  37. 老和尚在雲居山,不但時常上堂為大眾師傅講開示,更在種種生活細節中以實際行動來以身作則,教育大眾。現在我們回想起來,真是感到慚愧萬分。所以說善知識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我們後人的榜樣。

  38.    他老人家在雲門事件中,骨頭被打斷了好幾處。在五六至五八年間,經常生病發燒,身上的舊患、骨折的地方疼痛不已時,他便躺在床上呻吟。可是一聽說有人來見他,馬上又坐起來,盤起腿子,精神好得很,可以一談三、四個小時,一點也看不出他有病。我們有時催促客人走,想讓他休息一下。他反而不高興,罵我們說:「人家有事才來找我,等人家把事情說完了才能走嘛。」可是客人一走,他又躺下來呻吟了。我們問他:「剛才人來了,你精神那麼好;人才走,為何又這麼痛苦呀?」他說:「這是業障呀!閻王老子也管不了我,我要起來就起來,要不起來就不起來。」實際上我們也感到很驚奇。

  39.    一九五七年正月,他老人家病得很厲害,永修縣和省政府的幹部都來探望他,並派了車子想接他到南昌省立醫院去看病。本來他不願去,但是省政府的領導一再勸說和催促,才勉強答應。到了醫院,接受檢查,化驗血型時,那些醫務人員都感到十分驚奇。他們說:「聽說這位老人家已一百多歲了,但是他的血型,就像一個十三歲以下孩童的血型一樣,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像這麼大年紀的人有這樣的血型。」經過詳細化驗後,他們說老和尚的血型是純陽性的。而老和尚只在醫院住了四天就回山了。他老人家的血型,直至現在仍是個謎。

  40.    他老人家中午休息時,有時也打昏沉,頭向前俯,甚至打鼻鼾。有一次,我們聽到他在打鼻鼾,便偷偷地離開,拿著房裡面的果品到外面邊吃邊玩。當他醒後,就逐件事來罵我們。我們問:「剛才您老人家不是睡著了打鼻鼾嗎?你怎麼會知道呢?」他說:「你心裡面打幾個妄想我都知道,你拿東西到外面吃,我會不知道嗎?」自此以後,我們才相信悟道了生死的人,已經破了五蘊。見他是睡著了,其心思卻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的。
  41.   我們也藉著機緣問了他老人家在終南山住茅蓬的事蹟。
  42.    當年,他老人家六十七歲,在終南山住茅蓬。戒塵法師,是一位講大部經的法師,聽說老和尚在高旻寺開了悟,便到終南山茅蓬找老和尚辯論禪宗的機鋒語。老和尚聽他把話說得很大,便對他說:「你的機鋒辯論雖然很好,但這個不是你自己真正工夫,在生死根本上作不了主,閻王老子不會放過你的。不要再多辯了,咱們倆坐坐看吧。」於是他們兩人就在茅蓬裡打坐。老和尚一坐,就是七日七夜,如如不動。而戒塵法師只坐了半天,雙腿已痛得不得了,心裡的妄想更是煩躁不安。
  43.    戒塵法師每天都繞著老和尚走幾圈,好不容易才等到第七天,老和尚終於出定了。他問老和尚:「您在定中,是有覺知,還是沒有覺知呢?若是有覺知的話,就不名為入定;如果沒有覺知的話,那豈不是枯定,不就是所謂的死水不藏龍嗎?」老和尚說:「要知道禪宗這一法,原不以定為究竟,只求明心見性。若是真疑現前,其心自然清淨。由於疑情不斷,所以不是無知;也因沒有妄想,所以不是有知。雖然沒有妄想之知,但就是一支針掉在地上,也能聽得清清楚楚;你每天繞著我走幾圈,我都知道,只因疑情之力,不起分別而已。雖然不起分別,因為有疑情在,功用不斷,所以不是枯定。雖然不是枯定,這亦只不過是功用路途中事,並非就是究竟的。所以過去這七天,我只是覺得好像一彈指間就過去了,如果我一生分別心,便會出定了。參禪辦道的人,必須將此疑情,疑至極處,一旦因緣時至,打破疑團,摩著自家鼻孔,才是真正的道契無生啊!」自此以後,戒塵法師就一直跟隨著老和尚,對他老人家非常信服和尊敬了。
  44.    後來,有一次,老和尚入定十八天;山上其它人知道了,都來參拜他。他感到厭煩,於是他們倆便背著背架子朝峨嵋山去了。一天晚上,他們倆在一個沒有人住的小破廟過夜。老和尚說睡到半夜時,戒塵法師有跳蚤在他身上咬,他就把跳蚤放在地下,跳蚤摔倒地上,把腿摔掉了,老和尚在定中聽到那跳蚤叫得很慘。翌日,老和尚就將此事查問戒塵法師,他聽後感到很驚訝,心想:「竟然連我放一隻跳蚤在地上他都知道,而且還聽到跳蚤的喊叫聲,定中的功夫真是了不起啊!」可知身心清淨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45.     後來他們倆一起到雲南去開辦道場。當時五七年,雲居山有一些八十多歲的老師傅都知道這些事情的。他們說那位戒塵老法師也很了不起,後來是預知時至,先行向大眾告過假後,坐著往生的。
  46.    在雲南時期,老和尚經常一坐七、八天。有時候人家有要事找他商量,就得用引磬為他開靜,他才出定。因此,老和尚在雲居山時,我們就問他:「是否有這些事情呢?」他說:「是呀。」我們又問:「老和尚您現在為甚麼不入定呢?」他說:「現在重建寺院,每天都有政府人員和其它人來找我,我不出去不行,所以不能入定呀。」他還笑著說:「如果我在這裡一坐七、八天不起,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當我死了,就把我的色殼子搬去燒掉。那麼這個寺院就蓋不成了,所以現在我不敢入定。」
  47. 雖然,老和尚在雲居山時,沒有坐禪入定七、八天之久,但他經常一坐就一整天不動。有時從夜裡十二點左右開始坐,直到第二天傍晚才起坐。所以他老人家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知道的。
  48.    我們曾經請問老和尚:「聽說證了道的人,就是聖人,是嗎?」他說:「是呀!」我說:「那就是證到初果羅漢的人是不是?」「初果,是呀!」他又說:「實際上初果很不簡單,證到初果須陀洹的人,不但定中沒有妄想,就是平常的行住坐臥,也沒有妄想。他的六根不染六塵,就是六塵不能打擾他,他就入了聖流。」
  49.    據說證了初果羅漢的人走路時,雖然你看見他雙腳是踩在地上,但實際是離地有兩分高的。那時也有人問我們:「聽說了脫生死的人,走路時腳不觸地,不沾泥巴。那麼老和尚都算是大菩薩了,你們經常隨他走路,究竟他的腳踩不踩地?鞋子沾不沾泥土呢?」於是我們就很留心這個事情,並且經過多次的試驗。
  50.    雲居山的地都是泥巴土,經常下雨,一般人走了一趟回來,鞋子自然沾了好多泥巴;可是老和尚的鞋子從來不見有泥巴。奇怪的是,當我們走在他後面,留心注意他走路時,明明是見到他的鞋子踩在泥巴土上;但是回來後,我們再看他的鞋子,就是沒有沾上半點泥巴。這其中的奧妙,我們至今還搞不清楚。
  51.    一九五七年真如寺關外山上失火,大眾師傅都去救火,老和尚也叫我們跟著他去打火。初時,他穿一件短中褂,步履輕快地在我們前面走,當走到趙州關外將要上山時,前面的老和尚突然不見了,卻見他在離我們好幾丈遠的一塊大石頭上站著。我們不禁大喊:「老和尚,您剛才還在這裡,怎麼一下子跑得那麼遠呀!」他站在高處說:「你們快點打火啊!」我們真不曉得他是怎麼走過去的。
  52.    當時,老和尚每天晚上,或有時隔一、兩天,在禪堂講開示。時間一到,叫香板一打響,不但我們種田的、在外面出坡的師傅們都往回跑;連天空上的烏鴉也一群群地飛回來聽開示。那時雲居山的烏鴉特別多,屋頂上,附近的樹上以及從茅蓬到禪堂的路上都被站得密密麻麻,令我們寸步難行。有時要用杖枝動它一下,它跳一下我們才有路可走,否則,就要踩到它們身上。開示說完了,老和尚回茅蓬,烏鴉也回巢了。所以說鳥雀也是很有靈性啊。
  53.    一九五七年六月上旬,天氣酷熱,一天,老和尚他忽然要到五老峰頂看地形。當時有晴空、淨行、傳印師和我等一共六人,我們就將一張靠背籐椅,用兩根竹子捆綁起來,做一個小轎子讓老和尚坐,我們就分了三班更替。出門時已近九點,天氣很熱,太陽很猛。我們心中暗想:「老和尚體質這麼弱,天氣又那麼熱,偏偏選上今天上五老峰頂,一定被太陽曬得很難受了。」奇怪的是,當我們抬起轎子的時候,天空中飛來了很多很多的烏鴉,會聚在轎子上方盤旋,把太陽遮得密密的,我們一點陽光也曬不到了。它們隨著我們前往,轎子抬到那裡,烏鴉就像烏雲般到那裡盤旋,使到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熱。
  54.    一直到了五老峰頂,老和尚下了轎子後,那些烏鴉隨即飛下來,圍繞著轎子的四周,翹首望著老和尚叫個不停。老和尚在五老峰頂逗留了一會兒,四周觀看完地形後,就折回了。我們剛把轎抬起時,烏鴉又一窩蜂地飛上天空,像來時一樣在上空跟著盤旋,會成一把大傘子,擋著猛烈的陽光,直到茅蓬門口後,才逐漸散去。
  55.    進了茅蓬後,老和尚說:「你們都害怕今天會熱得不得了,結果熱不熱呀?」我們六個人都憋著嘴笑了。我們說:「今天全賴你老人家的福德呀,感動了那些烏鴉來護法,遮了太陽。不然這麼猛烈的陽光,我們一去一回,可不好受呀!」所以道人動一念,有情鳥群也來護持了。
  56.    一九五五年七月,老和尚的茅蓬被火燒了,相連的小廚房的外牆也倒坍了。那是土牆,要先用兩塊板夾起來,然後用泥土來打。當時打牆的師傅有淨行師、晴空師等四人。他們剛剛把泥土倒上不久,那時正是下午,西邊天空上烏雲滾滾,大有暴雨欲來之勢;四位打牆的師傅都很著急,因為新打的土牆未實,被雨水一淋,便會倒塌了。其中的淨行師說:「老和尚正在門口坐著,我們過去請老和尚動個念頭,叫這場雨不要來這裡吧。」其它三人都贊成。於是淨行師就過去頂禮老和尚說:「老和尚慈悲,我們那個土牆剛打好,下雨便會倒掉,不能下雨呀。」老和尚望瞭望天,一話不說,就起身回寮房去了。
  57.    過了一會兒,颳起大風,大雨隨即而至,風雨交加,下到茅蓬西邊房子,離那土牆不到五呎遠的地方,那雨就沒有了。持續下了一個多小時,雨水從屋頂上嘩啦嘩啦地淌個不停,就是打土牆的茅蓬四圍,一滴雨水也沒有。風雨過後,他們四人就歡天喜地的跑去頂禮老和尚,感謝他老人家的幫忙。老和尚不哼氣,也不說話。
  58.    古德說:「道高龍虎敬,德重鬼神欽。」是真實不虛的。他老人家一動念頭,好像海龍王也得聽從,不讓雨淋的地方,雨就下不到那裡。
  59.    一九五七年的五月中旬,水稻田裡的秧苗剛插下不久。山中連續下了幾天大雨,山洪暴發,安樂橋都被衝斷了。挾帶小石泥砂的洪水翻越山溪堤埂,快要衝往稻田了。時間大約是中午十二點多,宏清師剛從小廚房出來時,很意外地發現老和尚獨自一人在風雨中,沒有打雨傘,身穿衲襖,腳穿羅漢草鞋,由安樂橋溪堤緩向東行,朝稻田方向走去。他馬上趕緊拿了一把雨傘,自己也打了一把,跑向老和尚處去了。
  60.    奇怪的是,他發現老和尚走過之處,洪水就不往稻田裡面衝,反而都沿山那邊向東流,高出稻田邊、溪堤數尺之高,即是洪水不往低流,反而向高處衝!就是這樣,剛插秧的稻田便免遭洪水泥砂淹沒之患了。
  61.    之後,老和尚走至佛印橋,站在那裡。宏清師便回來喊印開當家師,當家師知道後便一面安排打出坡板,一面自己走去老和尚處,請問他:「這樣大雨,您老人家怎麼一個人跑出來呀?」老和尚說:「我不出來,上面的幾十畝稻田就沒有了,都要被山洪泥砂覆蓋了,到時還哪有穀子收呢?」
  62.    當時,我們見到老和尚的衲襖上雨點並不多,只有腳穿的羅漢草鞋被雨水打濕了。真是道人走過的地方,水也要讓路。
  63.    他老人家行住坐臥的威儀很嚴正,真正做到「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他站起來都是雙手下垂,頸靠衣領,筆直地走路。也經常對我們說:「身直影無斜」,即身子筆挺,影子一定是直的。他老人家隱喻著用功辦道的人,若有直心,決定能夠成功的。
  64.    他老人家平生的一言一語,都是我們的指引;一舉一動,都是後人的榜樣。
  65.   老和尚的一生,建有小寺院八十多座;重興大叢林六個,包括雲南雞足山祝聖寺、昆明雲棲寺、廣東曲江南華寺、乳源雲門寺、福建鼓山湧泉寺、及江西雲居山真如寺。老和尚為使禪宗五派傳承延續不斷,以一身而參演五宗,分別為臨濟宗第四十三世祖、曹洞宗第四十七世祖、溈仰宗第八世祖、法眼宗第八世祖及雲門宗第十二世祖,他親自剃度的出家弟子一千多人,國內外歸依徒弟一百多萬。所以說他老人家是當代禪宗的泰斗。
  66.    一九五八年社會主義教育時期,當時有一些極左路線的人,利用那些不好的出家人,對老和尚進行譭謗。因為老和尚是全國政協委員,不能把他打成***,只能在名譽上給他造成打擊;所以便寫了老和尚很多不符事實的大字報。老和尚看了,一言不發,並在會上表示感謝。可是,他老人家內心的難受,難以言喻。
  67.    一九五八年以後,他對我們說:「我要走了。」我們很難過地問他:「你老人家怎麼現在就要走了?」他說:「你們不知道,以後還有十年的罪,好難受呀!」當時我們不明白,後來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
  68.    從一九五八年開始,他老人家就經常生小病,便開始把事情逐一交代後人,並且把他所有的東西都分給大眾。
  69.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日下午,老和尚向大眾作最後開示及遺囑,老和尚說:「我的最後遺言只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過一會兒又說:「要以正念正心,培養出大無畏精神,度人度世。」老人訓誡我們要好好持戒修行。
  70.    一九五九年九月十二日中午十二時,老和尚對侍者說:「我剛才在睡夢中,見到一頭牛踏斷了佛印橋的石板,又見到碧溪的水流間斷了。」隨即閉目不語。直至十二點半,老和尚喚待者們一起進去,對他們說:「你們侍奉我多年,都辛勞了。以前的事不多說,我近十年來,含辛茹苦,天天在危疑震撼之中,受盡譭謗及諂曲,我都甘心承擔,只想為國內保存佛祖道場,為寺院守祖德清規,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領大衣。此一領大衣,我是拚命爭取回來的,你們都是我的入室弟子,是知道經過的。你們此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是應化四方,亦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名:『戒』。」老和尚說畢,合掌向大家道珍重,眾人含淚而退,在室外屋簷下守候。
  71.    到了下午一時四十五分,他老人家就在雲居山茅蓬裡,右脅作吉祥臥,安祥圓寂。在他圓寂前的一個多月裡,很多師傅們都曾經看到有一大片光自茅蓬裡出來,朝大殿方向去;只見一明亮光環,不見任何影像,進了大殿,光環才漸漸隱沒。一個多月後,老和尚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善了,並親筆寫了一份遺囑;然後叫兩個侍者離開,他自己留在茅蓬裡靜靜地走了!
  72.    老和尚於九月十二日圓寂,九月十九日封龕,次日荼毗,預期三天後開爐揀舍利骨灰。不料,第二天趙州關外山上失火,山上住了近百人,大眾師都去打火,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殘的人在寺內。其中寬懷師和寬克師等人跑到化身爐洞外向內窺看,看到老和尚火化後的骨灰兀坐不倒,宛如好人一樣跌坐在那裡。他們覺得奇怪,便隨手拾起一塊小瓦片朝那骨灰一丟,骨灰就整個倒下來了。寬懷師即伸手向裡面抓起一把骨灰,一看有好幾顆晶瑩光亮的舍利子,即聲張起來了。
  73.    過一會兒,救火的人陸續回來,聽說老和尚的骨灰裡有舍利,紛紛跑來,爭著向內抓一把骨灰然後往山中僻靜處跑,因為當時政府的形勢並不允許說有舍利子。幾十人都是如此,有的一把骨灰裡面有好幾顆舍利,少的也有一兩粒,大小不等,顏色不一,以白色晶瑩者為多。所以老和尚的骨灰裡有多少舍利子,根本無法統計。
  74.    數十人打火回來後都是如此輪搶,方丈性福和尚不得已,就叫慧通師和自修師幾個人,把那些骨灰過篩,又篩出了很多舍利子。其中慧通師揀到一粒舍利,比大姆指還大,像水晶般晶瑩剔透,後來送給了聞訊遠地趕來的海燈法師。聽說海燈法師把舍利子送到浙江天台山去了。當時,有一位達定師,因在菜園裡種菜,後來才得知消息。當他去到時,只能拾到一塊骨頭。他便把骨頭帶回菜園裡敲碎,發現裡面有一顆紅豆般大的血紅色的舍利,還有一顆小的,黏在骨頭上面
  75.   還有一位一如師,因打火最後才回來,一聽到有舍利,便箭步地跑到化身爐去。可是,那時已剩下一片空地,連灰也掃得乾乾淨淨了。他不禁放聲大哭,邊哭邊用竹籤子挖地,挖了兩吋多深,忽然發現一粒晶亮白色舍利,清澈透亮,大如黃豆。一如師喜出望外,便像寶貝般地收藏起來。
  76.    當時很多人看到老和尚盤腿端坐在舍利裡面,其中一顆甚至連他那長眉毛也看得清清楚楚。那顆舍利現在還藏在舍利塔裡。
  77.    那時有些想譭謗老和尚的人說,老和尚的舍利子是放了琥珀進去燒出來的。於是有人試著把琥珀放進火裡面燒,結果都成灰。
  78.    老和尚走的時候,形勢很緊張,山上還在搞教育整頓,不能宣張。所以,對他老人家留下的舍利子,眾說紛紜,無法作出正確的統計。有說只有一百多粒,實際數字遠遠超過此數,其小者無數,更難以統計了。又有人說有上千粒,只是已無從稽考了。
  79.    他老人家生平的事蹟很多很多,年譜上也有記載。當時年紀較大的人,都說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是真實不虛的。由於本人的水平關係,以及親近老和尚的時間不長,對於他的事情只能略說點滴。希望諸方大德們,慈悲多加指正。今天就講到這裡吧!謝謝大家。